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区域动态>详细内容

技术赋能 融合创新——记苏州工业园区高中信息技术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2-11-03 点击数: 字体:A- A+

11月1日,苏州工业园区高中信息技术专题教研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普惠路校区如期举行。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肖年志和部分教研员以及园区四所高中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83c8b03089704140bdb4c90284a754d4.jpg

活动第一阶段,由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杨晓雨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李丹两位老师执教同题异构《可以复用的代码》。杨晓雨以《可以复用的代码——奥运五环》为题,从北京冬奥会奥运五环的呈现引入,基于易加学院开展教学活动,以使用Python绘制五环图像的项目为引领,设置分阶任务,逐层深入,呈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学习课堂。李丹以《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可以复用的代码》为题,基于“垃圾分类”项目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使用编程解决复杂问题。两位老师都极具亲和力,注重学生主体、问题启发,课堂气氛良好,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24b65111c760454d96189711f243535c.jpg

0be80449c79c451bb120021b96543a13.jpg

活动第二阶段,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尹立坤主持评课研讨。两位执教教师分享了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体会,与会教师代表点评了两节课。大家对信息技术学科如何有效落地项目化学习展开研讨,进一步明晰了项目化学习的意义以及在信息技术学科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活动最后,肖年志对本次教研活动作总结。他强调,基于区域新型教与学教改实践的大背景,信息技术学科要深化推进“基于技术支架的项目化混合式教学”。针对两节公开课,他认为两位老师的表现可圈可点,一是:项目引领、主题激励、任务驱动的教学形态;二是:以易加学院为支架来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三是:抓住了复用代码(函数)的本质,通过变与不变来理解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四是:半成品程序的调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五是:课堂的形成性测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最后,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注重学科思维的彰显,向更深层次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基于程序载体,基于场境和案例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需要所有老师共同思考和实践。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颇多,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审一校:肖年志

二审二校:张  嘉

三审三校:周学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