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蕾小记者在行动——记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新蕾小记者采访活动
2019年2月23号,方洲小学携手苏州日报社组织了一次新蕾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虽然天阴沉沉的,但是小记者们带着灿烂的心情,早早地聚在了学校门口,身穿红色采访小马甲,头戴红色记者帽,个个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小记者采访团第一站到达了光福空军基地。首先大家齐聚部队礼堂观看了专题片。空军叔叔们纪律严明的部队生活,井然有序的军队管理,风雨无阻的军队训练都给小记者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接着,小记者们在尚武广场参观了歼六飞机。多少英勇的飞行员驾驶着歼六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为保卫祖国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听着空军叔叔的讲解,小记者们不禁发出了阵阵感叹声。
军营里的警卫战士们还给小记者们表演了日常训练的军事项目:军体拳和刺杀操。大家节奏整齐,出拳有力,看得小记者们热血沸腾,不停地鼓掌。
军营是最讲究组织和纪律的地方,在接下来参观营房和内务设施的过程中,大家都井然有序地走进营房。参观完营房后,小记者们和战士叔叔们已经消除了刚见面时的生疏感,他们拉着战士叔叔的手,问他们是如何做到床铺整理的平平整整,被子如何叠的方方正正,平时都是几点几床,每天的训练累不累……不管小记者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有多少,战士叔叔们都非常耐心,不厌其烦地回答小记者的问题。
一上午的军营参观体验很快就结束了,小记者们都依依不舍地和军营里的叔叔们挥手告别,大家都觉得参观体验军营生活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小记者采访团第二站来到了舟山核雕博物馆。核雕是一种在核桃、橄榄核等果核上雕刻的艺术,其体量在盈寸间,充其量也只算“雕虫小技”,但是因为“小”而艺冠众工。
博物馆里展示了核雕发展的历程,几代艺术人为了核雕技艺的传承不懈努力,才有了如此艺术的繁盛。一粒小小的橄榄核,经能工巧匠的“选料、构思、锉核打磨、成型、细雕、开脸、抛光、掏仁装饰”八个步骤,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小记者们在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核雕作品前流连忘返,对匠人们的“匠心”油然而生了敬佩之情。
接着,小记者们参观了核雕工作坊,观看了核雕的创作过程。核雕大师埋头创作,桌上18把大小形状不一的道具在他门手里仿佛是绣花针,方寸之间匠心尽显。一枚小小的橄榄核在他们的的刀下仿佛成了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最后,小记者们还现场采访了核雕大师——宋水官。宋水官老人从事核雕事业40多年,是世界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大师,他和蔼可亲地接待了小记者们。小记者们围着老人,争先恐后地提问“宋爷爷,您一共雕刻了多少个作品?”“您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件?”“您还会继续雕刻下去吗?”……老人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了小记者们的提问。
一天的采访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小记者们感恩于学校和苏州日报提供给他们这样锻炼的机会,他们欣喜于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小记者与军人叔叔、核雕大师们对话交流。一天的采访,大家虽然累着,但是快乐着。在参观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收获满满,有小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成文字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