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澄学校吴文化美育精神培育团队赴昆山中学交流学习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星澄学校特色课程发展,帮助青年教师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基于实践悟体的吴文化美育精神培育”课题作更好的借鉴,6月24日,星澄学校由美术、信息和科学组部分教师组成的吴文化美育精神培育团队在教务处徐毓理和正高级特级教师金华的带领下,赴江苏省昆山中学进行观摩与学习交流。
江苏省昆山中学,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科技教育园区,是江苏省首批省重点中学,江苏省综合实践力研究课程基地,江苏省四有好教师团队学校,拥有领先的课程建设理念,和丰富的校本课程实施经验,在高水平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出四大类、64门校本课程,建成木工、机器人、陶艺及人工智能等多个专用教室,通过建设由物态资源、文本资源与信息化资源相互补充的资源体系,构建由课堂教学、实践研学和环境浸润相互促进的实施体系,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4项。
其中课程处主任冷亦泳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更是一位拥有十多年木艺制作实践经验的匠人。他多年积极地进行木艺制作课程实践,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并担任昆中木艺制作实验室的负责人,在多年的木艺创新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撰写并发布了大量文章,录制了一批原创的木艺制作视频并持续不断地坚持更新,在全国木艺文化圈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在冷亦泳老师的热情接待下,星澄团队首先参观了昆山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园、容湖景区。从学校恢宏的正门到校园中充满江南韵味的亭台轩榭,小桥流水,从开放式文化展示空间到缤纷大气的艺术中心,在流连映日荷花、天鹅野趣的自然景致中,在体验匠心独运的现代科技设施中,感受了昆山中学的文化建设和设计理念。
随后,团队教师参观了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VR教室,高科技的机器人设备,先进的教室设施,完善的管理流程,不断冲击着参观老师的思想,被昆山中学课程推进的专业性深深震撼。期间,唐严平老师向冷老师请教了关于无人机社团方面的相关知识,冷老师耐心讲解,倾囊相授,对无人机的课程设计,设备采购,教学方向等各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指点,让大家受益匪浅。
木工实践课程是本次星澄团队观摩交流的重点项目,也是冷亦泳老师的专业特长,更是昆山中学的王牌社团。在木艺工作室展厅,冷老师从中国传统的木匠工艺着手,向星澄教师介绍了各种各样国内外的木工工具、木工中独特的榫卯连接、制作工艺、工具选择等知识技能。昆中木工就是基于传统明清苏作家具的深厚传统,结合中西方木艺教育特点,发挥STEAM课程的机制,设计开发的较为完整的木艺制作实践校本课程。
进入木艺工作室,专业的设备让大家耳目一新,均是在对国内外同类木工教学硬件、软件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建的,具备较高的硬件起点。在这里,冷老师给星澄老师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木工课。通过冷老师的讲解,老师们了解到木工社团要如何入手,设计课程,教师把工艺中专业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转化成容易被学生理解、符合学生学情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星澄木工社团教师浦毅丰结合自己的作品,向冷老师请教了木工制作方面的专业技巧,冷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同时也肯定了浦老师在木工制作方面的发展,让浦老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精准的规划。木艺工作室的旁边是数控机床车间和陶艺工作室,同样在设施设备、使用规则、课程成果等方面处处展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专业。
午后,在昆山中学会议室,冷亦泳、昆山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沈为慧与星澄团队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金华以本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对目前承担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子项目《基于儿童立场的吴文化美育精神培育》教学实践和申报苏州市《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工作做了动员和指导,青年教师要通过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挖掘与建构体系化吴文化美术微课程建设,浸润与落实具有美育精神的实践体悟活动。徐毓理对青年教师提出期望,预则立,勤实践,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并进。最后冷亦泳、沈为慧用自己亲身经历鼓励老师们先将自己的特长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学校课程,创建学校特色,逐步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最后实现个人价值与学校品牌相映成辉。
最后,星澄教师一行跟随冷亦泳参观了昆山中学旁的陆放版画艺术馆,欣赏了昆山籍艺术家陆放的一系列版画作品,从社会资源中多方面提升艺术素养。
本次活动,在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星澄学校教师团队不仅学习到了特色实践课程方面的设计和专业技术,更是认识到了自身发展对于学生及学校前进的促进作用,开阔了学科视野。在感谢之余,星澄教师也决心把优秀经验“搬回家”,今后在木工、雕刻、创客等课程中深入探究,优化课程的结构与质量,为星澄学子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素质教育。
供稿:体卫艺
编辑:唐严平
审核:徐毓理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