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的沙水世界 ——记苏州工业园区课程游戏化项目组研讨活动
2021年9月16日,苏州工业园区课程游戏化聚焦式项目组研讨活动在翡翠幼儿园举行,江苏省学前教育专家张春霞、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剑清、教研中心副主任周隽琰及课程游戏化项目组教师共同参与,围绕主题“基于幼儿科学素养的沙水活动观察与指导”展开研讨。全区课程游戏化项目幼儿园线上线下同时参与培训。
聚焦游戏现场
翡翠幼儿园南北两区分别以现场活动和视频实录的形式展示了大班、中班两个沙水区游戏活动。《沙漠城市》游戏现场,大班幼儿以城墙小队、地道小队、房屋小队进行分组建构,呈现了材料使用、合作能力、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游戏状态;《小池塘》游戏视频中,中班幼儿通过四次游戏探索建造池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建构经验。
观摩过后,两个活动的组织者刘娅娅老师和高嘉玮老师进行了现场交流,两位老师重点分享了沙水游戏中对幼儿年龄段特点和兴趣的把握、提供材料的适宜性以及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小组深研共享
活动第二环节,项目组的三组成员针对此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沙水一组重点围绕大班活动中的“地道小队”游戏现场进行观察与研讨,认为幼儿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改变策略,运用多种技能、使用辅助材料、通过合作获得经验的提升。
沙水二组重点围绕大班活动中的“房屋小队”游戏现场进行观察与研讨,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工具使用以及学习品质,认为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沙的湿度不断探索脱模的办法,同时也看到了师幼的良好互动以及教师隐性指导的重要性。
沙水三组通过对五位大班幼儿的跟踪观察分析,探讨不同幼儿在沙水游戏中的合作游戏,认为幼儿沙水游戏经验丰富、专注度高、分工合作优,在明确的任务意识基础上,幼儿在出现分歧后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专家提炼引领
活动第三个环节,张春霞针对此次研讨活动内容,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和精准的梳理。张春霞通过目标取向与过程取向、课程与游戏、教师观察三个方面帮助教师们提高站位,重新审视包括玩沙游戏在内的幼儿自由游戏。她指出,游戏应淡化目标取向、关注过程取向,幼儿园游戏需要最大限度张扬儿童主体地位,把游戏的空间、时间和决定权统统还给幼儿,淡化目标意识、尊重游戏现场、不聚焦技能的游戏才是幼儿园需要的游戏;教师应站位于课程与游戏的整合来进行思考,课程与游戏是共存互生的,当课程真正走进幼儿内心,经验就会被他们自发迁移到游戏中,同时,游戏也能走向课程,有效的游戏经验分享在教师的有力支持下,能生成集体活动,建立儿童学习团体;观察的核心价值在于,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干预,观察能帮助游戏和课程建立联系,教师要做到:支持幼儿诉求、大胆让幼儿尝错、过程导向代替结果导向,另外,观察需要坚持落实到儿童具体行为的观察,这就需要时间的延展。
最后,周隽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幼儿游戏中“宽”与“窄”的关系,即如何看待游戏目标和游戏观察,教师真正看见幼儿、走近幼儿以后,才知道需要行动什么。分享、研讨和学习中,项目组教师进一步理解了沙水游戏和幼儿学习。在把游戏真正还给儿童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期待能在今后的教育中做到观察有法、指导有度、支持有效,在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且行且努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