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 提升作业质量——记星洋学校北校区数学教研组专题研讨活动
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双减”的意见,进一步总结和推动我校教学案和校本作业改革,探索单元作业设计,确保在“双减”背景下保证深度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2021年9月22日,星洋学校北校区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三楼未来室,探讨基于“双减”背景下校本作业设计与管理这个研讨活动。
活动一开始,一至三年级的备课组长分别代表本组交流展示。首先,由一年组唐银老师阐述了一年级组的做法和想法:作为小学的初始年级,责任重大,组内全体老师在开学初集备时决定,不让学生把课堂作业带回家,做到作业天天清,个别不足学生点对点进行指导。同时,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对整个学习生涯的一份信心和兴趣,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增加学科类的奖励措施,比如在补充习题上盖漂亮的印章,在班级产生竞争机制,比一比谁的作业获得的星星和印章最多,或者给孩子们发一些作业书写漂亮或准确率高的表扬信。
接着,二年组刘亚芳老师针对一二年级回家是不布置书面作业,提出如果能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量身打造一些学中玩、玩中学的作业,那么能达到既减负右增效的双重效果,二年级组老师都认为提倡可以采用“口试”的评价方式,全面关注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表达、应用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能力。
随后,三年级组郑雪老师齐聚了组内老师的共同想法,认为作业内容要符合课标、教材要求,提倡布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提升和实践操作的作业,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难易要适度,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基础类、提高类、创新探索类作业供学生选择。作业设计要在集体备课中讨论,加强同年级、同层的作业设计交流,教师可针对本班实际在年级商议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必须先做一遍才能布置给学生。定期开展“无作业日”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休息与指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会议最后,陈圣老师总结了“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并组织所有青年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并完成知识竞赛。
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干货满满的研讨,确实学有所得、研有所获!接下来,我们会更加齐心协力,加强研讨,努力实践,让“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确实落实“减负增效”,助力星洋教学学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