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片区音乐共同体校际交流活动在星湾学校顺利开展
2021年10月21日,苏州工业园区片区音乐共同体学校间的校际交流活动在星湾学校顺利开展,为深入推进园区教智融合建设,进一步加大音乐课堂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增进园区片区音乐共同体学校间的校际交流,提高音乐教师教智融合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能力,探索音乐课堂教学新经验,六位来自园区不同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各校音乐教师积极参与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给园区音乐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对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进了校际交流,调动了老师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切实提升了区内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星湾学校的尚卫生老师带来了《开心里个来》,教师通过直观的图片感受、体验音乐文化、追本溯源,对比新老民歌,创编歌词等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有了强烈的音乐认知与情感体验。体现了鲜明的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唱环节采用了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及对比辨别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听唱,通过音乐元素的挖掘渗透感受江南民歌的柔美婉转风格的特点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地域特性。教师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深度课堂,深挖民歌的文化底蕴。遵循了民歌学唱有效度,传承有宽度、体会有深度、传承有厚度、生成有温度这一理念。
东沙湖小学的李菁老师带来了《水乡歌儿多》,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将学生们带入了愉快的课堂,教师利用民歌的衬词特色带领孩子们畅游水乡,感受江南民歌优美流畅的旋律,感受小船在水中摇曳的节奏与韵律。利用江南的风景特色,文化内涵等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装饰音和休止符使学生体会水乡欢乐的生活气息与浓郁的地方特色。
唯亭学校的王维君老师带来的《山村来了售货员》,随着音乐的响起,老师带领学生肩挑扁担开启了他们的送货之旅。老师从售货员一路遇到路况引入,和学生一起唱起送货歌谣,用身体律动感受售货员送货的艰辛,感受和体验音乐。一路又唱又跳,营造了欢快热闹的氛围。
景城学校的王冰清老师带来的《儿童团放哨歌》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越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师让孩子们从歌声中体会力量,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的方式,用音乐知识来完成艰巨的接头任务,感受儿童团的机智和勇敢,了解革命时代儿童团的精神风貌。最后的课堂拓展部分,利用二次创作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星洲小学的刘静老师、东沙湖小学的蒋亚莉老师、星洋学校的唐恬老师和星湾学校的范芳老师对四位上课老师做出了精彩点评,针对不同教龄层的老师提出了建议和更高的教学要求。通过交流研讨,老师们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初中部的第一节课是星湾学校姚洋老师的《桑塔露琪亚》,
第二节课是东沙湖学校刘轩甫老师的《小放驴》,
老师们从音乐活动的设计、图谱及教具制作、教学过程展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位老师组织的活动气氛都非常活跃,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下,体验到情感的快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课程的乐趣。
在课后交流与评课中,两位开课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详实、深刻的解读,将自己对课程单元设计的灵感及教学理念传达给来宾老师。来自各校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也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热情的赞美和中肯的建议,让所有人都感动着,鼓舞着!最后区教研员朱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对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希望老师们能够衷心的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将音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在今后的音乐课可以架起音乐和生活的一座桥梁!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