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开展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第二梯队第3小组暨“纸片类数学实验专项研究”活动
2021年10月28日,为进一步落实《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文件精神,加快片区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由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星湾学校承办的“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第二梯队第3小组”和“纸片类数学实验专项研究”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以根明理 以股引思
东沙湖实验中学的金衡老师开设《二次根式章复习》一课。课堂上,金老师利用方格纸,通过三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在探究中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中时常需要用到二次根式,并总结出几个零碎的知识点:运算,乘除,加减,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接着,让学生在研究图形的过程中串联知识点,最终形成一幅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了用思维导图系统化的整理知识点。最后,金老师向同学们做了代数学的历史简介,激发了学生对后续数学学习的兴趣。
随后,星湾学校丁佳音老师进行了同题异构。丁老师首先从物理情景出发,让学生回顾二次根式从何而来。接着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让学生自主建构二次根式的知识网络框架,回顾二次根式的学习历程;活动二是写一写计算题,使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运算有更清晰的思路,并且与整式的运算横向比较。最后对于数与式的横向、纵向比较,让学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后面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做好准备。最后通过二次根式的一个趣味故事,启迪学生好好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
星湾学校的栾云骏老师带来了《折纸在数学问题中的价值》,通过直观的视频感受、放飞纸飞机、折纸操作、追本溯源,从折纸时产生的特殊位置入手,让学生逐步感受运动过程中变量的变化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节课通过折纸时产生的一系列特殊位置图形为导向,不仅让学生了解折纸在生活以及科技领域的应用,同时还让他们知道平时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乐于操作,勇于探索。
景城学校司友军老师的一堂《勾股定理在“折纸”中的应用》数学实验课,以找到“目标三角形”为切入口,详谈了各类折叠问题下的线段数量关系与求解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定量求值,总结了利用勾股定理的两种前提条件,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让同学们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教智融合”的园区课堂新模式。
落实“双减”全真招 策略研究明方向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参与本次活动的各校教师齐聚八楼报告厅,以研促教,了解执教老师的设计思路,聆听全丽波老师与李明树老师的专题讲座,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质的提升。
本次活动,由星湾学校数学教研组长王利华老师主持。
围绕着“掌握知识 关注本质 理解原理 形成能力”这一活动主题,四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大家更深切地享受了人文的课堂、动感的课堂、智慧的课堂!
区学科带头人全丽波老师的《双减背景下的单元复习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从具体题目入手,强调了三个基本原则,让复习课变得更有深度:
1.不单纯复习概念,概念的复习要涉及概念的性质或应用;
2.不单纯介绍方法,新方法的引入要让学生感悟必要性,不是为了教而教;
3.不单纯以题讲题,构思关联,深刻理解教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蓝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全老师认为,关于复习课,无论是先整体复习知识点再配以相应的题目,还是以典型题目巩固知识点,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通过复习,学生既能统领全章,又能构建解题思维网络,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化为已用,提高数学素质。
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兼职教研员、名师工作坊主持人李明树老师的专题讲座《指向几何直观的纸片类数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以“掌握知识、关注本质、理解原理、形成能力”为要求与我们交流了纸片类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必要性。几何直观存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在课堂融入纸片类数学实验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直观洞察力和用图形语言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更好地衔接高中几何教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李老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高度体现了“指向几何直观的纸片类数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一种体现!
名师引领,专家指导,让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在数学实验研究的旅途中,我们甘愿做一名行者,不断行走,不断思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