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梳理建范型,单元教学展风采 ——记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新教师培训暨“王水丽省级名师工作室”、“大单元”背景下的“梳理与探究”实践与探索教学研讨活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丹桂飘香的季节,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校新教师培训暨“王水丽省级名师工作室”、“大单元”背景下的“梳理与探究”实践与探索教学研讨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成功举办。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惠兰主任,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尹立坤女士,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副校长王水丽女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课堂观摩】四星亮相,尽展风采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与人交流,离不开汉字;读书学习,靠的是汉字;文化传承,离不开汉字……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来自星汇学校的缪辰老师在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贝”的故事》时这样说道,缪老师聚焦整个识字大单元,通过“梳理旧知,自主识字”、“自主探究,偏旁识字”、“总结归纳,以文带文”三个环节设计,通过“晋级攀登”的游戏方式,从“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再到“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把识字教学的课堂呈现得扎实而有创意,巧妙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金鸡湖学校的沈琴老师带来了一节《我是小导游》的示范课。沈老师亲切而又温柔的话语,拉近了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看图说关键词,引导学生把语句说完整,是沈老师这节课一直贯彻的教学思路。“看图写词找关键”、“连词成句写具体”、“扩句成段展想象”,在平等、和谐的教学过程中,沈老师通过帮助学生梳理之前学过的数量词、形容还有句式的使用,引导学生探究看图写景的一般步骤,就这样,一个个星汇“小导游”培训合格啦,可以去美丽的海滩看一看了!
在中国诗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我们在很多古诗词中,能够看到诗人通过简练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怀。来自星汇学校的梁晶老师执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走进爱国组诗,品味家国情怀。梁老师的课堂风趣亲切,循循善诱,在探究回顾《示儿》的学路后,和学生一起梳理出学习古诗的方法:“识一人,读一诗,析一字,悟一情”,并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春望》、《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学生运用方法,生成许多精彩的、体现教学智慧的瞬间。
来自星汇学校的郭梦瑶老师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神话主题,执教《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第二学段对于阅读故事类的课文,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结合课标要求和基于学情的前提下,郭老师梳理了阅读神话故事的三个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理清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复杂是阅读神话类故事的一个障碍,郭老师因文而宜,给学生巧妙地架设阶梯,通过引导学习,从扶到放,让学生掌握了“人物关系梳理法”的步骤,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梯可攀,逐渐学会独立概括。 第二个策略是了解故事背景,也就是文中的环境描写。学生通过梳理这几篇神话故事的背景,提高了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第三个策略是感受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比《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的情节曲线图,学生能主动重点品读经过部分,在曲折的情节里感受到了人物的英雄形象。
最后,郭老师和孩子一起去探究、挖掘神话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初步把握了神话的特点和价值。孩子们也在此过程中明白:无论是宇宙起源类神话,英雄类神话,还是人类起源类神话,神话故事是远古人民对于大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线上直播】
此次活动,依托王水丽省级网络名师工作室平台,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展示、研讨的方式,部分未能到现场参加线下学习的江苏省王水丽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和学科基地校的学员通过线上直播听课并积极参加网上研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更为便捷,专题研讨的受益面也更广了。
【研讨沙龙】:大单元背景下的“梳理与探究”
沙龙伊始,由星汇学校副校长王水丽女士致开幕辞。王校长的话语温柔而坚定,她说:“我们将整合资源,从各位学员的视角出发,关注大家的需求导向;我们将在园区教研员指导下,和大家共同研修,共荣共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踏实前行,为适合教育创新年助力,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园区教育教学品质做出我们的贡献。”并向各位学员承诺:星汇学校将聚焦“梳理与探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基地校主题化、特色化、序列化的教学研讨活动,让大家学习有目标、成长有方向、进步有记录,不断寻求我们在座全体语文教师素养攀升的增长点
为了让本次活动更聚焦、更有指向性,星汇学校教导处赵国华老师作了《聚焦“梳理与探究”,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的微讲座,他指出要“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并且希望老师们在大单元背景下的梳理与探究要实现“三个突破”,希望全体学员能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积极开展“梳理与探究”的实践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与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构建生动、活泼的“学习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与分享的积极性,以语文素养为本,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在教学沙龙研讨环节,几位上课老师和评委专家上台,坐在一起,或谈谈自己上课的感受,或谈谈磨课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沙龙现场设计了抽奖环节,将随机抽取现场听课的老师来谈一谈听课的感受,来自星湾学校的许棋老师和星汇学校的钟梦露老师,都表示听了四位老师的课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收获满满。
最后的环节是请苏州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惠兰主任和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尹立坤老师做专家指导和点评。尹老师指出,素养导向的课堂应聚焦学科大概念,重视深度提问、多元启发,让有意义的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惠主任高度赞扬星汇学校此次举办的活动,表示“一直以来对星汇的教学成果印象很好”,并且从这些示范课的老师身上看到了“星汇老师”这一群体平时的付出和努力,“绽放出了理性的光芒”,她认为星汇学校老师的课堂,不仅有“范型的建构”,更有育人的收获。惠主任提出“语文是为人的核心素养服务的”,要把课堂教学当成“日常的落地”,并且要是“可见、可学、可用”的。
本次活动借助江苏省王水丽网络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通过课例研讨“大单元”背景下的“梳理与探究”的实践探索方式,凝聚了教学智慧,展示了教师风采,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范例和教学智慧,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