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立德树人,落实双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专题之三——“提质增效”教学研究篇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办百姓满意的学校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担当。
本学期开学后,学校深刻学习领会“双减”精神,依托园区教育局“双减背景,教智融合、高质高效”的背景,探索学校减负增效新举措,强化管理效能,落实双减工作,为学生发展赋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护航。
一、教学研究:让“双减”方向明确
开学前,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双减”工作文件,领悟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含义。在减负担,增质量的目标引导下,教导处协同各部门抓牢“质量”的牛鼻子,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专项会议和各种研讨活动。
在教学管理上,形成三级督导制。一级督导强化“备课组”“教研组”的深度教研,聚焦作业的常态化落实情况,互通有无,均衡推进;二级督导教学“七认真”工作的有效落实,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将作业设计、完成、评价作为重点评课板块;三级督导坚持“每天的行政督导”、“每周的教导处抽样检查”和“每月的教学七认真月度考核”。
开学第一个月,各学科教研组活动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进行专题研究。
二、课堂教学:让“增效”行稳致远
要减负增效,要从源头抓起。要减负增效,课堂是关键。只有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让教师在课内教足教好,让学生在课堂学足学好,课堂学习效益高了,课后作业负担就轻了。研究课堂,深入挖掘学科核心素养要素,让课堂向纵深发展。学校要求老师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候课。学校坚持行政推门课,项目研究课,交流教师展示课,攀登者交流汇报课,相约星期二骨干教师展示课等多种课堂研讨形式,推进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作业管理:让“提质”落地见效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探索减负增效的举措,各学科在减轻学生作业量的同时,探索项目化设计的实践研究。通过丰富作业的形式,围绕学科素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操作、实践的机会;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成长的乐土,不仅是减负的支撑,也是提质增效的关键。
课堂内效率高,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教与学,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课堂习题巧设计,巧安排。双减背景下,作业进课堂。每堂课留十分钟将作业完成。从语文学科来看,听说读写看得清,抓得准,做得实。数学学科,激发思考的乐趣,提升思维发展能力。英语学科,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学校教导处每天进行走课并进行护导反馈,鼓励教师每堂课留十分钟给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保证学生课间放松、运动、休息调整好。
每天一小时的“作业辅导”课落实“作业不出校门”。除精选作业内容、严控作业总量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安静、快速、高效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让80%的学生定定心心做完课后语数英三科作业。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每天在校完成作业人数进行统计。
为了激发学生的高效完成作业,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有高招。
“双减”旨在恢复教育生态,避免应试化、短视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神和综合素质,全面夯实人才积淀,进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我校充分认识“双减”的精神,主动承担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责任。遵循教育规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还儿童快乐童年,太阳人一直在认真研究、努力行动中。相信太阳花的七色童年在新城花园小学一定更美好、更灿烂!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