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吴”细无声,播种美术课程育人之种 —— 暨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教学研讨会
为推进《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美术教师创新课程和教学研究的能力,11月4日,星澄学校召开了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教学研讨会。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特级教师金华主持,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以文化传承与技艺创新作为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的教学研究起点,以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为支点,利用吴文化美育精神培育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紧接着,金华对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单元课程教学设计作出指导与规划。他指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决定课程设计不单纯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美育价值,把美育教育教学与专业教学、吴地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重点开发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在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深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中华美育思想,弘扬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在持续的传承与创新中,学习与弘扬匠人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育教育中渗透融合。
最后,金华对课程基地建设作出要求和展望,要求组员根据充分挖掘吴文化特色,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落实单元课程教学设计。全体组员参与每月一次单元课程设计解读,并贯彻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最终生成学生作品并进行成果展示。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吴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文化自信,从而达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目的,体现文化传承的价值。
美育的过程,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其间,学生不断被熏陶、感染,于润物无声中提升核心素养。相信《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的教育实践,将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美育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让美育在学生心中播种、开花。
图文:教科室
审核:金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