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兵校长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2021年11月9日,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021]139号文件发布。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38年,广大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立足本职,融合创新,为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树立行业楷模,2007年以来,学会在全国先后共授予49位老专家终身成就奖。2021年,经各单位推荐,学会研究,此次授予14位老专家终身成就奖,博爱学校梁兵校长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之一。
博爱学校的创立基于"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之父"李树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特需儿童康复精神的带领下起步,并影响了一代代从业者。1993年梁兵校长在李树春教授的支持下赴日求学,受国外特殊教育先进理念的影响,回国后立志要成立一所为特需孩子服务的学校。
在二十二年的努力下,博爱学校探索“医教体研”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并取得开创性、示范性成果。
博爱建校以国际ICF-CY“生物—心理—社会”服务模式理念为顶层设计,以“医教体研”结合的创新运行机制,科学规划和保障了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特需儿童同步接受康复与教育的权利。在苏州市各级政府、社会、爱心企事业单位、国际友人、家庭的支持下,共同打造了对特需儿童未来终生支持的成功服务模式。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平中心颁布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中心执行理事GUY DJOKEN多次专访中国,探访博爱,高度肯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在2016年颁布的宣言中提出:"博爱保护特需儿童的生活尊严及合法权益,实施特殊教育与康复医疗相结合的学前服务和全人发展服务,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交流促进各个国家的合作,从而为和平做出贡献。
"医教体研"的结合具有其特殊意义,较好地解决了国家全额负担特需人群接受医疗康复和教育不足的现实问题,完善单一机构服务功能的不足,免费义务教育和非营利办学的运作,救助了特困家庭,减少了残障儿童的遗弃率,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特需儿童康复、医疗、教育模式,对社会、家庭、个人都具有深远意义。
梁兵校长从事儿童康复事业35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发展特需儿童的系统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让特需儿童同享社会资源,共有平等权利与尊严,是我们的目标。始终坚持为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做出贡献,为特殊教育事业始终不渝。
"博爱学校和梁校长这里的许多做法,都是很符合现在国际上这种很先进的理念。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博爱学校,让更多的特需儿童和家庭得到更多更专业的服务。"
汉斯博士 Prof. Hans Forssberg
国际残疾儿童学术联盟主席
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神经研究所主任
诺贝尔奖评委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