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量 减负担 优服务 ——新融学校召开期中教学工作会议
初冬时节,校园尽戴黄金甲,“双减”落地,总结提升再出发。
为了及时总结开学以来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努力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减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加法”。 新融学校在前期教学“七认真”工作调研的基础上,于11月24日下午,召开了以“提质量、减负担、优服务”为主题的期中教学工作会议,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由沈巍书记主持,主要有三项议程。
首先,由语、数、英学科教师代表就教学“七认真”工作的做法、成绩与经验、体会与感悟进行了分享。
语文学科王莹老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效率、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潜心读书的习惯、自由表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学中力求做到“务本、求实、创新”,利用好晨读时间,明确课前、课中、课后各时段的学习要求,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数学学科王风琴老师谈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和感悟。首先是做好课前准备。课前认真阅读教参和教材,切实领会教材中每个环节的编者意图,努力去解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并且认真揣摩教材中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甚至每一个符号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以求找到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对接点。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课后辅差。用发展性的眼光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位学习暂时较差的学生,充分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
英语学科马梦婕老师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后辅导和教学中多鼓励少惩罚进行了分享。
接着,高金玉副校长就前期教学工作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并就语、数、英学科教学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和改进的要求:语文学科,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将知识灵活运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加入一些情境的设置、情境题的指导。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对语言的理解、积累练习,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练习,以运用来驱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习作教学要依据”一聊,二说,三写,四改”的基本范式进行。数学学科要借助5+2课后延迟服务真正落实好各班级的培优辅差工作,注重分层教学、分层作业,使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不仅要深度解读教材教参、还要重点去解读自己的学生。英语学科要强化基础知识,强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上课时的听课习惯,尤其是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提倡学生多读一些绘本,丰富课外阅读量,拓宽视野。
会议最后,沈明华校长在对开学以来教学工作简要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就下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了布置。沈校长强调了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提质量、减负担、优服务”。并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立足课堂,强化新时代教学七认真工作”,加强学习,落实园区教育局《新时代七认真实施意见》,研究课堂,落实课堂教学学生学科素养基本提升模式,全面督查,落实每月七认真工作各项考核要素;要“立足高效,细化作业针对性、有效性研究”,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明确作业统筹责任人,做到责任到岗到人,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优化作业质量。量化作业总量;要“立足优服,深化课后延时针对性服务”,加强第一时段服务常规管理,强化培优辅差个性化服务,开展各类校级、班级社团活动,建立课后服务工作考核制度,注重家校沟通,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希望新融人做好“双减”背景下“提质量、减负担、优服务”这篇文章。
期中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新融学校继续在课堂增效、作业减负、课后优服上进一步下功夫,积极探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径,努力实现通过“双减”实现“双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