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落实差异教学,推动全面发展——记长、珠三角八城“新特教”教研伙伴联盟第二期教研活动

作者:@仁爱学校 发布时间:2021-12-07 点击数: 字体:A- A+

个别化是特殊教育的灵魂,差异教学是落实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提升“新特教”教研伙伴联盟学校个别化教育工作水平,20211112日,第二期长珠三角新特教联合教研活动顺利召开。

本次活动以“落实差异教学,推动全面发展”为主题,由“新特教”教研伙伴联盟主办,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共八所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参与。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教研的形式,包括课例展示、各校研讨、专家点评、专家讲座、闭幕致辞这几个主要环节,围绕教研主题有序开展。

观摩课例,聚焦课堂

课堂是打开教学之门的钥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课题。活动当天上午,围绕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劳动技能四门学科,八所学校在各自的直播间进行了八节课的课例展示,仁爱学校的老师们利用自己的空课时间,进行了课堂观摩。所开展的八节课各有侧重——有活泼严谨的运动组织,有精巧细致的绘画操作,有别开生面的歌唱演绎,还有规范有序的技能教学。每位开课教师在课后进行了说课,阐述自己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实践个别化教育,落实差异教学,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课堂。

仁爱学校的项海林老师也进行了一堂绘画手工课——《苏州名片》的展示,在本堂课中,项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设计了有趣、可操作的课堂活动,注重因材施教,落实任务到每位学生,在进行拓印画技能教授的同时,给予学生对高雅美的感知,加强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研究探讨,思想碰撞

下午1点半至3点半,联盟伙伴学校针对上午的八节课例,展开了评课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仁爱学校副校长葛增国对两节绘画手工课从在优雅的情境渲染中感受美、在扎实的任务活动中表现美、在丰富的应用拓展中传播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细致点评,不但能结合学科的整体特点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能关注个别化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挖掘课堂亮点;在点评环节中,专家教师们对课堂情境创设、学习任务的多样化与差异化、互动评价、拓展应用等方面给予具体建议;点评中还提出了人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育理念。评课有认可,有建议,有温度,有要求,在专业的探讨和理念的碰撞中,让每一堂课都能朝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专家点评,名师引航

下午3点半至4点半,李玉影和谌小猛两位专家对上午的两组课程分别进行了点评。李玉影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详细分析,对上课老师在贴合最近发展区的目标设置和达成、个性化的支持、课堂上中师生的言语交流、问题设计等方面给予了肯定,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师生间的交互,通过讨论挖以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代表性元素,设计问题。谌小猛评价今天的课例都能够以新课标为依据,对每个学生进行精准评估,制定个性化目标,在教学的各环节与目标精准对接,体现学生本位的理念,同时认为在教案的设计上还需要更加完善,应当涵盖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具评价的具体内容;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兼顾板书,充分利用板书调动学生注意力、强调重点的功能优势。

专家讲座,教育有方

下午4点半至5点半,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邓猛教授带来了一场以“差异教学”为主题的讲座。邓猛带领大家回顾了差异化教学在中国特殊教育界的发展历史;指出传统的差异化教学存在等级观念重、太过统一化的不足;提出当下教学改革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职责方面的需求;认为新课程改革需要差异化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并详细讲解了协同教学、差异化教学之间的关系,说明差异化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有差异;根据教师的不同,教学要有个性;根据资源的不同,教学要有多样;让差异化教学涵盖教学的全过程。邓教授的一席话给了与会老师很大的启发,让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思考、创新、实践、完善。

活动最后,承办方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致闭幕词,宣布长、珠三角八城“新特教”教研伙伴联盟第二期教研活动圆满成功,表达了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付出的所有单位、专家和老师的感谢。本次观摩学习,为我校教师在深度贯彻落实差异化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探索道路上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指引,吸取了更多的优秀理念。相信仁爱学校教师定会通过此次切磋交流,更加扎实地立足课堂,继续深耕最适合的特殊教育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