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洒满校园,艺术焕发光彩 ——记星洋学校美术学科素养活动
源于苏州本土特色——桃花坞木板年画中门神的形象,星洋学校开展了一场“我心中的门神”主题美术素养活动。学生们通过单元课程学习和探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门神艺术作品。
肖竹箐老师带着一年级学生们在了解门神年画的历史背景、造型色彩特点和组成元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以海报的形式创作了自己心中的门神,表达小小愿望和美好祝福。一年级小朋友笔下的门神们真是太可爱了。
陈泽红老师带领学生们表现的门神则是以中国传统皮影为创作灵感,呈现出一个个可以变换动作的门神形象,添加了一定的趣味性,符合低年龄学生玩中带学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制作的兴趣与热情。
徐梦青老师引导二年级的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和装饰色彩造就了一个个趣味威武的门神。学生们从传统门神的形象中获取创作灵感,借鉴参考素材并结合自己的创意,门神作品更是充分表达了主观意愿,鲜活生动。
杨韵琪老师引导学生了解门神的由来,贴门神的习俗和不同风格门神,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门神是人们表达美好期盼和精神寄托的一个美术载体。单元课程中运用学习单和评价量规,引导学生从构思、欣赏,分析到创作一步步积累和迁移,最后利用水油分离的美术技法突出门神形象。
王晔雯老师结合美术课《一张奇特的脸》进行了单元课的延伸,利用轻粘土对门神的脸部进行塑造和刻画,学生们大胆地发挥想象,使作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到了美术课堂的快乐。
杜鹤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感受门神的艺术特点,学生们对服饰特征和纹理图案尤其感兴趣,尝试采用绘画与彩塑相结合的形式,创作自己心中的门神形象。
金茗老师的漏印版画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艺术呈现的多样性。课堂中加入了文化情境,增加地方文化特色。学生通过单元课的学习,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表现出一幅幅有形式感的新时代门神形象。
姚依晴老师结合泥玩具的创作技法,传承木刻年画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将平面画转变为立体雕塑,贴进了门神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寄托了学生们的美好愿望,具有实践创新性。
任群老师以超轻黏土为制作材料的《门神》彩塑单元课。课程中学生了解门神的艺术特点,从色彩、造型进行深入了解,尝试以立体的泥塑形式将门神特点进行表现,作品充分表达了学生对门神形象的理解。
周福娟老师利用黏土和学生们一起制作门神作品,一个个精致细腻人物造型中融入了现在动漫的元素。从设计到制作学生们在了解了古代的门神形象的基础上,动手进行制作表现。作品增强了娱乐性和可观性,很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善。
景淑丽老师带领孩子们设计了一个个新时代门神。作品融入了很多现代化元素,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形象极具张力与表现力。引导孩子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使作品更具有现代性。
赵悦老师和学生们将门神与六年级《有趣的字母牌》这节课结合起来。通过门神的历史背景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引导学生们运用线描、夸张、卡通等美术表现手法创作出新颖有趣的门神卡牌,让学生们增加的设计感和体验感。
法国罗曼罗兰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此次美术素养活动中,组内美术教师们进行了单元教学的尝试并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形式丰富的艺术表现。在活动中,学生们参与度高、实效性强,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创新能力,收获了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活跃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进了星洋孩子们的素养教育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