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美于心 潜心美育——记金华名师工作坊第十五次研修活动
红枫披锦绣,金桂散余香。浓浓的冬意下,在美丽的阳澄湖畔,金华名师工作坊的修研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在特级、正高级教师金华的组织下,两节有关吴文化的教研课如期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举行,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叶彬、语文教研员芦淳以及金华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研修活动。
星澄学校周妍老师执教的《苏绣》一课,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穿针引线游戏导入课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走进了百年古镇苏州镇湖,尝试了苏绣的针法,感受了苏绣“精细雅潔,和顺匀光”之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探究思考及动手的能力。
青剑湖学校杨忱怡老师执教的《苏扇雅集》一课,她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二字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文人雅致的课堂氛围。她带领着学生欣赏五体冬至的演变及书体风格特征,了解苏扇的种类,培养了学生对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专家交流环节,叶彬教授和芦淳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并做了精彩的发言。叶彬教授指出,美术教师要拓宽视野,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文学、历史、文化的关系,让美术课堂更加丰富且有内涵。芦淳老师强调,美术教师应当认清艺术学科的本质,建立学科经验,在课堂中尝试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积累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文化素养。与会老师们围坐一堂,探讨交流,分享各自看法,气氛轻松愉快。
活动最后,金华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在对两年内美育课程基地建设的研究成果作出预想和展望同时,他也指出,美术教育承载着发展和传承文化的重任,相信《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的教育实践,将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增强美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进步和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定能更新观念,立足课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美育工作中去,在学科教学之路上努力奋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