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融合,研讨分享——记翰林幼儿园科学资源库建设研讨活动
科学活动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为了加强教师们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精神的深入领悟和解读,把握科学领域教学的核心价值,提升教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技能。近日,翰林幼儿园特别邀请小科老师和全体教师一起进行幼儿园科学资源库建设的研讨活动,教师们积极思考,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思维上碰撞。
一、回顾实验,集思广益
首先小科老师请教师们进行回顾往期开展过的科学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谈到了不少往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动。小科老师向教师们介绍教育部颁布的科学教育四大主轴: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应用科学,帮助教师理清思路,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科学的范畴。
二、现场互动、其乐融融
接着,小科老师带着全体教师重温了经典的科学活动。教师们通过分享回顾,发现原来简单的一个科学小活动,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原理,材料选择、环节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值得教师们思考和斟酌。现场的互动演示也让教师们收获颇多,开拓了眼界。
三、齐心协力,共建智库
最后小科老师将历届科学活动资源分为化学生活、光、电、磁、力这五大类, 70、80、90、00的教师们自由组团进行团讨,绘制五大类的科学活动思维导图,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探寻现有的这些科学内容和资源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延伸拓展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中。教师们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商讨出五大分类下各个活动适宜的活动组织形式和年龄段,构思出了更多有针对性的科学活动。教师们在抛出困惑、寻求解答的基础上分享经验、传递智慧,以“儿童的视角”整合利用身边的各项资源,优化智库资源建设,提升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