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双减”向阳逐梦 聚焦课堂提质增效——记魏东名师工作坊第三次研修活动
为进一步落地“双减”政策,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2021年12月21日,魏东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坊第三次研修活动在景城学校如期举行,工作坊全体成员参加。活动由魏东主持,分教学展示和交流研讨两个环节。
教学展示环节,景城学校徐克闯、朝前路实验学校王海兰两位老师分别以《班级智能小助手——分支结构》和《外卖用户规模——数据分析》为题,开展课堂实践。
徐克闯以智能窗帘引入,成功将学生带入情境,自然点题:利用掌控板实现智能灯设计,模拟教室自动照明应用场景,体验物联网的神奇。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取当前教室环境光线值,确定临界数值,根据条件不同,给出不同的反馈,程序判断开关灯。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开源硬件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输入——判断——输出,为后续设计物联网产品提供思维方法。
王海兰由经典的“尿不湿和啤酒的故事”引出数据分析的价值,并邀请学生扮演外卖数据分析师。利用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数据的数据分析全流程,并整合数据分析报告。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同时,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也得到有效提升。
交流研讨环节,首先,两位上课教师分别从备课思路、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学生作品反馈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与交流,在交流碰撞中引发全体工作坊成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考。
接着,魏东介绍了工作坊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三个关键词:草创初建(第一年)、深耕育种(第二年)、辐射融通(第三年),希望经过三年的锤炼和实践,每位成员都能拔节成长,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
最后,魏东以“如何开设一节公开课”为题,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演示、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展示体验、延伸拓展、课堂小结等多个维度,向工作坊成员详细阐述了一节优质的公开课如何准备,并结合江苏省基本功竞赛的具体实践,来明晰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如何夯实基本功。魏老师的讲解丰厚详实,细致入微,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交流研讨中的思维碰撞、灵感迸发就是那源头的活水,通过本次活动,相信每位工作坊成员都有自己新的收获与思考,对“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高质量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积蓄前行的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