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撬动研究 扎实学识赋能成长 ——冒晓飞名师工作坊成员参加省级基础外语研究型教师发展论坛侧记
4月18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外语研究型教师发展共同体论坛”暨教育部中学教师教育虚拟教研室(英语学科)联动活动。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联动形式,全国多所高校师生以及900余名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师范类英语专业本科生、学科英语教学研究生参加论坛。本次论坛邀请来自江苏省的四位优秀中学研究型教师分享专业发展经验。冒晓飞名师工作坊、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星之源”四有好教师团队成员贾茗越老师作为女性研究型教师代表受邀在论坛发言。
活动中,贾茗越老师以“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为题分享了她对于研究型教师概念的思考,讲述了研究动因在于问题解决。她结合教学中推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经历和英语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说明有效的研究离不开研究前的结构化设计、研究中的过程性记录和研究后的总结性梳理三个必要环节。她特别强调了问题意识、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于教师开展研究的重要意义。贾老师的专业成长故事让参与论坛的师生感受到了研究的意识与行动力是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贾老师是一位走上教育岗位第八年的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以来,她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理念,在日常教学和名师工作室活动中深耕真研,致力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她认为“有扎实学识”是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的关键,青年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不断提升育人本领。扎实学识不是在书中获取的静态知识,而是在专业的读、思、做、写中不断建构起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青年教师要在专业阅读中抬头看路、开阔视野;在专业反思中透视课堂、聚焦问题;在专业实践中行动改进、积累经验;在专业写作中梳理成果、凝练策略。
近年来,贾茗越老师坚持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在通过教学研究实现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实现自身专业的拔节成长。近四年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连续在《中小学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连续三届获得苏州市学科素养竞赛一等奖,开设各级公开课、讲座,远赴贵州支教帮扶,努力成长为一名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