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荷风送香气,美育展未来 ——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02 点击数: 字体:A- A+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5月31日,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课程基地全体成员在线上举行了一次气氛热烈、意义非凡的教学研讨会议。此次会议,为全面提高吴文化视域下美术实践工场全体成员的教育科研能力,明确课程基地目标、路劲和策略做出重要指示。

e0e78a49efad45af8b2c1a6841813335.png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省特级、正高级教师金华主持,全体成员无一缺席。金特强调,课程建设目标在“双减”背景下,应追求美术学习的延展性,凸显课后延时服务的特色性,强化美育和劳育的融合性,实现中华美育精神培育的本土性,以达到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5b6f5ac91d6649408f20e693e27c00f7.jpg 

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与课程基地建设的同步进行,金特指出,要将五育与专业教学、吴地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重点强化、深入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随后,金特布置了近期工作任务,指出教师应创新吴文化传承教育模式,打造美育精神培育新样态。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弘扬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学习弘扬工匠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育教育中渗透融合。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要真正做到项目育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a4ad96524dea4ebdb5d12c51c77f8c63.png 

e6ee579ce1034aebacd5721ae0a81ab9.png 

会议上,王欣瑶和李俞晓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吴文化课程设计的研究方向、成果展示、目前问题及未来展望。王欣瑶老师将吴文化美育精神融入版画教学,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的关注、传承与思考。李俞晓老师围绕“吴门花鸟”,从感知、学画、探究和感悟四个方向阐述,力求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吴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最后李俞晓老师展示了许多绘制精美的学生作品,老师们互动交流,一致好评。

e85c28abeb7e4fd2934615501866384d.jpg 

17aa42cb50fb41e183bc67d2adbb4dcc.jpg 

27df9be274844c01af6c260dbb85b1ce.png 

af672356894647439d2aa656795e8f06.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人的整体发展历程中,美育不可或缺。的确,美育作为一种化育,能使人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信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工场全体教师通过此次研修活动,将深入开展吴文化美术特色课程,探索美育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