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读“标”,新课标实践性解读(一)——记园区三实小数学作业主题研讨活动
为促进教师深入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理念,把握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切实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6月7日,园区三实小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课”读“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以问题“关于近阶段学习新课标,你想到哪些关键词?”导入,老师们集思广益。核心素养、三会、现实性等关键词写了满满一黑板。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新课标案例式学习,会前各位老师观看了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卖牙膏的故事》一课,四位老师结合新课标的学习进行课例赏析和解读。
金玮怡老师从教学环节、情境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结果四个方面赏析。殷晨悦老师从卖牙膏的故事这一现实情境为切入点,华老师的这节课以现实情境为背景,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孙盈老师对比了2011版课标和2022版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发现有四点不同,在“课程理念”部分第一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课程目标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成才”走向“成人”,从“双基”走向“四基”。丛丽丽老师结合新课标对华老师《卖牙膏的故事》这一节课的备课历程做了详细的梳理,从中体现课标的地方都做了细致分析。
第二个环节是作业研究学习总结,对苏州市“促进儿童学力生长的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案例交流展示活动学习回顾,由各年级组老师进行主题学习分享。陶翔老师对本学期“作业主题”研究进行了小结与展望,数学组将继续聚焦作业研究,让作业研究服务于课堂的教学,作业从设计走向实践与数据评价。
第三个环节是对数学组近期工作的回顾,成根老师肯定了作业研究主题活动,教研组的活动定位:作业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也非常好,老师们都能有很大的收获。以课读标,从读专家课到读自己的课,理解和模仿学习专家课,为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指导。
新课标实践性研读活动,老师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课标的理念,增进了互相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也为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落实指明了方向。今后数学教研组将继续探索新课标学习的新形式,不断提升解读新课标的能力。
一审一校:吴思琪
二审二校:强艳
三审三校:陶翔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