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三有”点亮课堂,融合创新推动成长 ——计利珍名师工作坊第七次研修活动
夏浅胜春最可人。在这宜人的初夏时节,计利珍名师工作坊迎来了第七次研修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双减”背景下适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方法的教学研讨,分为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专题讲座三个板块进行。
活动前,工作坊的成员自主学习了由唯亭实验小学的李丽老师和星汇学校的白秋生老师呈现的两节精彩的线上作文教学示范课。李丽老师执教的《“三法”点亮考场作文题目》以“在感受中提炼好题目的特点”和“在课内外的整理中发现拟题妙招”为核心,精准教学目标,采用“百花齐放式”的方案,将常用的拟题方法归纳整理为“人事物类”、“修辞手法类”、“特殊用法类”,深入浅出地教授了孩子们拟题的巧妙方法。她还利用了当前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盲盒”,以盲盒作为奖励,鼓励最佳题目的作者,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就像好题目一样,引发了同学们的猜想和思考,寓教于乐。白秋生老师执教的《人物我该怎么写》,通过一节生动的课堂指导了学生如何描写人物,如何把人物写生动。白老师提前一周布置了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班级同学课上课下、吃饭、运动时的一言一行,通过实践,寻找方法。课堂上,白老师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并给了学生“大变活人”、播电影、聚焦特点、头脑风暴这四个写人的小妙招,学生边学习边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工作坊的老师们在学习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课例后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分享了收获,表达了见解。老师们纷纷表示,两节课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梯度,有深度,有效度。两位老师均能有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切入到写作应用中,都能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给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同时,两位老师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有创意的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最难能可贵的是,两节课例还关注到了语文生活的时代性,关注到了数字时代语文课程的新发展。几位交流老师还就两节课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疑惑,整个交流过程充满思想的碰撞。
随后,工作坊导师计利珍带来了主题为《融合·创新·成长》的讲座。她提出,作文复习有“三有”,即心中有情,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并结合于漪老师的《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一文,指导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人事物入手,带着目标去写作,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领悟方法,引导学生写出新鲜的、有个性的语言。她还强调,作文教学不能只见文,不见人,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到情在先,道在后。接着,导师计利珍还就两节课例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她肯定了李丽老师的课有方法,有情趣,有序列,同时希望李老师能关注学生拟题的质量,巧用板书引导。而白老师的课观察体验在前,阅读积累在前,板块非常清晰,也希望白老师讲练结合,突出重点,以生为主,更要留足时间展示、点评学生的当堂作文。
最后,导师计利珍解读了名师工作坊2022年度的研修计划,就研修主题、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要求、具体安排、年度考核进行了讲解,她希望工作坊的每位老师都能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地前进,在不断学习中收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心中有风景,就会春暖花开;心中有梦想,就会拥有希望。在导师计利珍的引领下,相信工作坊的所有学员都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与突破,让课堂散发出迷人的芳香。生命热烈而不喧嚣,感谢每一次学习的经历!
撰稿:姚瑶
照片:许磊
审核:计利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