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名师工作坊】聚焦考场作文 赋能启思共成长——计利珍名师工作坊第八次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19 点击数: 字体:A- A+

临近期末,近日,计利珍名师工作坊迎来了第八次研修活动。此次活动继续围绕“双减”背景下考场作文教学研讨这一主题,分为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专题讲座三个板块进行。

 9e12690f973343799a228d16b18c8e51.JPG

精彩课例展示风采

首先,工作坊的成员观摩了由娄葑实验小学沈加云老师执教的《列提纲 巧构思》和跨塘实验小学陆静老师执教的《让人物活起来》两节精彩的考场作文教学示范课。

沈加云老师通过研究云痕数据,在进行了充分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在作文考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选材、组材方面引导学生贴近生活热点、写生活中的平常事并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序列化的训练。陆静老师紧扣学生怕写人物、不知怎么将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问题,巧设情境,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名家作品,渗透“关键细节着重写”“侧面描写串着写”两个妙招。 

d40a8eefd6774f74828c9d19ba14f3c0.jpg

335d8606ca9d44168deb00049371efcb.jpg


交流研讨思维碰撞

听课学习后,六位工作坊的骨干教师李丽、卢通、钮丽芳、沈加云、白秋生和袁雅琦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悟。老师们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这两堂课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两堂课从学生在考场习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点出发,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指导,以学习过的名家名篇为例,举一反三,使学生在习得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考场作文水平。

 

72929759520643aa8ce2ccb4e7dbd053.png

61e4b969e18f49e9af5e6a256d3dd940.jpg

3c2c71c6293e4e47b89d689ff11be1b8.png

e40cd385319a4525bc5a18415ec0874e.jpg

2b473f9f83df435e9f5623030cbc43e4.jpg

4356b3728d3d4d808d667fb768f25c1b.jpg


专题讲座引领成长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导师计利珍校长为全体工作坊成员做了《浅谈考场作文教学》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计利珍首先列举了考场作文教学的课型及特点,随后她从学生考场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出发,强调考场作文要写好,关键是在平时多下功夫,需要“多读常写”;同时复习巩固也很有必要,梳理、总结本年段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做到讲练融合、读写融合和学用融合,更有利于提高基于新课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真正赋能习作课堂,为学生成长助力。

 4bb5be62f458459daf2b9091daa2b333.jpg

学员心得

 53b1ac6e59074ff0bb97453e4878f84e.png

马珏

考场作文,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个永恒的探究主题,因为它与平时的作文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考场作文是在气氛紧张、时间紧张、心情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与平时的作文的要求也各有侧重。每次在复习阶段,特别是作文的复习,我要么就是简单地回顾梳理本学期的习作,要么就是从范文入手,浅浅地滑过,就和孩子写作一般,脚踩西瓜皮,想到哪讲到哪儿,当听说工作坊的小伙伴要就考场作文进行实践探索时,我既佩服他们的勇气,同时也满怀期待。

沈老师和陆老师的考场作文精彩课例,工作坊小伙伴的深入研讨以及导师计校的细致指导,带给了我不小的启发,更是让我拥有了在复习阶段进行作文冲刺的信心与动力。范文引路、抓住细节、真情实感等这些作文法宝,高年级的孩子早已烂熟于心,关键在于迁移运用,两堂课例就实实在在为学生提供了脚手架,让孩子学法并得法。列提纲,让学生明晰作文思路,凸显中心;像大师学写人,把握人物的心理、外貌等细节,让人物“活”起来。此外,计校分享的多读多写,推进整本书的阅读,对此我也是深有感触。在疫情期间我曾鼓励孩子阅读打卡,但真正能做到每天阅读打卡的同学少之又少,不过在潜移默化中,这些坚持下来的孩子明显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让我有些意外!果然读写相融,才能让作文更精彩。

在收获之余,我也不禁反思,其实我曾有两次批改区测作文的经历,对于高年级考场作文的要求还是比较明晰的,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书写,可惜我缺乏实践与探索精神,离一位研究型的教师还很远,常常只顾着往前跑,而忘了停下来静静的思考。明知学生想象作文薄弱,选材雷同,却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去突破这一考场作文的难点。此刻,我深知唯有钻研与实践齐头并进,才是作文成功之路。

 91f1473eb555444ebacb3f7d85091c9f.png

袁雅琦

本次研讨直指考场作文,思索“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思路。两节课例,方法引路,讲练携手,收获真实。作为听者,也颇受启发。

写作例文的选和用。

一堂研学课,一篇范例文。课堂实践中,需认真关注例文与学生生活的密切度。在成长的历程中,学生的头脑中能激发起他们记录兴趣的人,也许是最熟悉的人,也许是有特殊故事的陌生人,但一定是要有共鸣的。饱含生活体验的素材,才能指向学生的兴趣度和写作欲。

序列教学的精和巧。

一堂指导课,一幅思维图。老师心中鲜明的思维线,学生循之,并努力描摹成长树上每一片有中心有感受的叶子。诚如加云老师所言,她的课堂设计源于心中的教学四问。这每一点都不失生活的底色,因为在学中突显,所以每一疑问都很有价值。我不禁思考:如果把我们在习作教学中精彩的每一问分到每个小课时中,一问一答,一课一得,并基于单元整合、综合性学习等背景下,相互串连,“我手写我心”的兴趣和实效都能提升。

“生活是个场,能写的素材俯拾皆是。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思考与实践怎么写。”“多读常写,读整本书,常写序列。”谨记导师计校教诲,习作教学路上,自己也要一直接着地气,循着方向!

 c30f6517eba04f55ab9cb785cf6bbe90.png

朱姣姣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我收获颇丰。

新课标指出五至六年级的学生需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陆静老师的习作课正是紧扣这一点,通过视频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见闻,了解剪纸时的动作、神态,再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以日常教学中学到的小妙招,从容、巧妙地进行表达考场作文的表达。习作课对许多学生来说都难以下手,在考场这个紧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运用小妙招关注细节,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除此之外,陆静老师的习作课让学生做到了创作与修改,学生们从文本中提炼的要点再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教材活为我用。

新课标中更是指出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沈加云老师聚焦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最多的问题,带着学生关注考场作文的选材和组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学会描写生活。整节课关注学生目前作文中的通病,引导学生针对性地感悟,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精彩。学生的习作中也打开了自己,展露了自己鲜活的一面,“既见文,又见人”。

最后计校的分享真挚且亲切,干货满满。尽管我现在带的不是毕业班,但能从计校的分享中学到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疑虑。喜欢这样的研修活动,收获与成长并行。

 140ecdc87df5462c8d7888cc43a70fd5.png

管冬群

考场作文一直以来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优秀作文,的的确确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次综合考察。两位老师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从学生考场作文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习得提高考场作文水平的方法。导师计校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良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定夺考场作文的课型,通过“多读常写”的方式进行序列写作,并且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在复习巩固时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考场作文课的效率。考场作文作为读写融合、讲练融合和学用融合的综合运用,是新课标中四大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这次研讨活动后,我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多加以实践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能力,给学生的成长赋能。

 5d2e9bf0c6f3480eb4052bb6280b1c6d.png

白秋生

两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让我如沐春风。陆老师的课清晰、高效,情境营造贯穿课堂,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归课文,寻找方法,学生经历学习探究过程,为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沈老师的课堂实用、扎实、细腻、全面。从考场作文入手,明确习作评价标准,联系学生自己习作经验,针对性强。教学中有方法指导,有实践活动,有交流体会,还有修改评议,学有所用,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收获。

 临近期末,两位老师的课堂为我作文复习提供了学习的策略,开辟了独特的视角。计校的《浅谈考场作文教学》讲座,实用性强,智慧满满,对近期几节考场作文课,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总结,站在理论的高度,长远的角度告诉我们考场作文要不拘泥于形式,练就平时功夫,重视作文考前复习,渗透方法讲练结合,让学生找到乐趣,获得方法。

f8a1e2db63624c4694607b6c5e913d4d.jpg

虞圣姬

反复的疫情阻止了面对面的相聚,却阻止不了我们探寻习作教学的脚步。思维火花又迎来了新一次的碰撞——“双减”背景下考场作文教学研讨交流。本次活动,两位老师执教了两节别开生面的考场作文,骨干老师们的深入交流探讨,导师计校干货满满的主题讲座,无不让人回味无穷。“考场作文”犹如又熟悉的陌生人,让我们敬而远之,又趋之若鹜。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重平时,落基础。考场作文的教学重在平时,只有在平时教学的积累中,在读写融合的常态化序列学习中,在深入体验中才能呈现考场真功夫。据实际,有方法。考场作文往往涉及了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内容,审题、选材、提纲、组材、表达、书写、题目……短短的限定时间内,如何让学生精准定位,高质量产出,其中的方法不仅是考场作文要凸显的,更是我们平时对于学生习作习惯、习作思维的训练所要关注的。本次“考场作文”系列专题活动的展开,更多的是一个习作教学上的契机,打开了我们习作教学的新思路,引导我们在习作教学上从“心”出发。

 8e665d97a2ac4b148005ca3731018405.jpg

姜修来

这次工作坊的线上活动,我学习了陆静老师的《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和沈加云老师的《列提纲 巧构思》这两节课。陆老师的课简洁清晰,为我们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陆老师将学生喜爱的剪纸带入课堂,观察剪纸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关键细节着重写”的含义。学生通过挖掘文本,理解课文作者“侧面描写串着写”的写作方法并立刻运用到当堂的习作中去。这样的习作课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习作方法的同时又不缺乏满满趣味性。沈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细致全面、直击要点,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考场作文得分数据,针对学生在取材和组材存在的问题,建议学生列好提纲再下笔,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还要仔细观察和感悟日常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到心中有材。

 

计校《浅谈考场作文教学》的讲座针对老师们考场作文如何教学的疑惑做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解答。计校从考场课型、聚焦平时、 讲练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并且真诚地告诉老师们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要下在平时,一定要做到多读多写,多写多练。老师可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在考前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复习方法,保证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撰稿:管冬群

图片:工作坊成员

美编:马珏

审核:计利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