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宝奥秘,弘扬历史文化——记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六(3)班红领巾假日活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9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六(3)班的小OK们齐聚苏州博物馆西馆,化身为守护国宝的小小侦探,开展了一场以“探索国宝奥秘,弘扬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活动前先来一个热身舞蹈,让我们的小侦探们松松筋骨,为接下来的挑战蓄力,释放自我,拥抱团队。
分组环节,小OK们自由组队,竞选出各组的队长、副队长、财务管理员、线索分析员等,接下来的任务需要小组里每个成员共同合作完成。
苏州博物馆西馆,因其外形被苏博人戏称为10个盒子,她的展陈面积是本馆的4倍,西馆的藏品数量浩如烟海,那么里面究竟藏了哪些国宝呢?带着这个疑问,小OK们步入展馆。
小OK们首先来到今日博物馆参观的第一站——“纯粹江南”展馆,跟着讲解员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探索姑苏城的前世今生。
按照苏州历史的发展过程,先从先民刀耕火种的史前苏州开始看起。博物馆里其貌不扬的一块石头,可能走过路过就会错过,可是经过专业讲解员的讲解,小OK们发现原来这是石器时期谷物的化石,可以清晰地看到麦芒,说明了在石器时期农耕文明就已存在。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小OK们都能保持安静,体现了三实小小OK们优秀的品质。大家纷纷拿出纸和笔,边听边记笔记:有的记得入神,达到忘我的境界;有的被某一件文物吸引住,不由自主地驻足仔细观察;有的被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吸引;有的则沉浸在吴王夫差的故事中;更有的被“陶牵马胡人俑”背后的故事所吸引;当然也有的在沉浸式地寻找线索……
苏州博物馆新馆东廊尽头的紫藤园内,西南与东北各有一颗紫藤,西南方的紫藤由苏博新馆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亲自选中,还嫁接了文徵明手植藤的枝蔓,贝先生曾说过,文藤的嫁接象征苏州文脉的延续。大家如果去西馆,一定也要记得去看一看紫藤哦。
最终,同学们通过团队合作,在展馆里快速找到了任务卡上的各个线索,成功获得了铜钱奖励。
整个下午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输出过程。饭后小OK们先将上午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盘,然后再分头找到三件镇馆之宝——吴王夫差剑、钧窑鼓钉三足洗、金书妙法莲华经,并为其制作文物身份证。
接下来我们的小OK们化身为小小文物讲解员,向游客们讲解今天所学到的文物知识,并与游客合影。输出是最好的输入,面对挑战,同学们毫不退缩。瞧:有的落落大方、声音洪亮;有的口齿清晰,讲解富有条理;有的特别有礼貌,全程蹲下来给小弟弟讲解;有的生性腼腆,但是在队友的陪伴和鼓励下,也鼓起勇气跟陌生人打起招呼,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讲解任务。
本次博物馆研学活动,改变了单纯的参观说教形式,增加了趣味寻宝环节,大大提高了小OK们的参与度与研究热情。
通过活动,小OK们感受了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加深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在探索国宝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并且获益良多,今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为建设美丽苏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审一校:赵康健
二审二校:韩小林
三审三校:沈颖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