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融合聚力 提质增效——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苏州工业园区特教工作会议

作者:@仁爱学校 发布时间:2022-11-15 点击数: 字体:A- A+

为深入贯彻与落实国家、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政策精神,推进“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园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20日,苏州工业园区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在东沙湖小学召开。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葛虹、园区教育局教育处处长顾日新、园区特教指导中心副主任葛增国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参会的还有仁爱学校、博爱学校、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校长(园长)、资源教师。

2022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江苏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确立了特殊教育“十四五”发展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上述政策文件精神,苏州工业园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葛增国向与会人员进行行动计划政策解读。葛增国指出,本次行动计划有八大亮点一个强调:计划名称富有新含义、特教对象扩大新范围、义务教育入学率定出新指标、质量提升出台新举措、融合教育实现新拓展、生均经费继续新增长、高校师资培养新要求、教师待遇保障新高度,强调将特殊教育纳入督导范围、强化督导评估。这八个“新”和一个“强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心、关爱以及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要求和决心。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优质融合道路,注重融合教育内涵建设,从医教结合项目到资源中心建设,从送教上门的全覆盖零拒绝到改善办学条件,从优质发展到融合创新,园区融合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扬帆启航”到“融合创新”的飞速发展过程。2022年,在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中,苏州工业园区成功获批“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建设”和“肢体障碍儿童教育康复基地建设”项目。区特教指导中心副主任葛增国向大家分别解读了两个项目的考评指标,重点强调融合教育示范区项目五项考评标准,涵盖了教学、师资、科研、经费等数个方面。对照五项考评标准,葛增国指出本区域尚且存在弱势和未落实方面,号召各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携手前行,共同推进融合教育示范区项目建设,推动园区融合教育迈入新台阶。

近年来,园区融合教育发展的很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优秀案例。本次会议邀请了两所学校分享融合教育工作经验。翡翠幼儿园徐琳娜副园长以四“融”讲述了本园从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到助力特殊儿童发展,从硬件配备到软件支持,举办各色专业培训,专业赋能,采用个性化学习支持、档案追踪等方式关爱孩子幼儿成长,推动普特双向融合。

东沙湖小学易静副校长向与会老师介绍了本校“DSH“爱弥儿”儿童成长支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支持中心服务于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特殊支持的儿童,给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特别倾向于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家庭。同时利用个案追踪建立个别化档案等提供支持,推进“润泽”课程建设,全心全意支持儿童成长。

随后,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项海林进行随班就读学籍审批工作汇报及新学期工作布置。本年度指导中心共收到申请材料七十余份,经专家委员会审批鉴定后,共六十余份材料通过审批。专家们建议要重视医学诊断的重要性,遵从医嘱,坚持康复训练,努力为随班就读学生以及其他各类特殊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与支持。

项海林指出,新学期伊始,融合教育工作各校领导干部给底气、资源教师有志气,但仍需从顶层设计、资源教师、提质增效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同时,为推进融合教育示范区项目建设,各校需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保障资源教师权益,提升融合教育课程质量,加强台账建设和融合教育主题校本培训,注重宣传融合教育典型案例,为园区融合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同时希望各资源教师积极参与各项融合教育比赛活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会议最后,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葛虹作工作指导。葛局从四个背景讲起当下特教事业,充分肯定了发言学校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点赞资源教师用自己的行动为特殊儿童点亮特需儿童心灯,用实际行动书写大爱无疆的新愿景。强调在大格局高起点之下重新关注融合教育。同时葛局对特殊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要求:要求学会一种工作思路,学会一种工作方法,争做合格人,抢做示范校,共同推进融合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适合教育,因校制宜地创新工作。

2022年是园区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年,在园区“五育融合幸福年”的背景下,在省级“融合教育示范区项目”引领下,园区将开启融合教育新征程,凝心聚力、整装出发,为特殊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建设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发展新局面。

一审:梁雅崴 二审:吴军 三审:葛增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