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集体智慧,深研高质发展
——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十四五”省、市课题开题论证会
为扎实推进“十四五”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确保有序、高质量地开展课题研究,2022年11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十四五”省、市课题开题论证会在云端如期举行。
本次会议邀请了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凯老师,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浦荣生老师,《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颜莹老师,吴中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钱家荣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副校长赵武杰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师训处副主任赵飞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副校长胡修喜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副校长陈玉兵老师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孙春福主任莅临线上会议室进行指导。
本次论证会由星港学校教科师训处吴樱花主任主持。星港学校徐海鹰校长致欢迎辞,并介绍我校课题研究现状。本次星港学校“十四五”省、市课题研究内容新、涉及学科多、参与范围广,希望每位老师落实研究,力争出精品出亮点,促进星港教育高质量发展。随后,九组课题负责人与核心成员代表分别进入四个会议室,通过线上形式向论证专家组作开题报告。佳木青年共同体全体成员也参与其中,观摩学习。
课题一组会议室
陆莎莎老师和汪华翌老师分别作《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自驱型成长路径的实践研究》和《多觉联动视角下中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陆莎莎老师从课题背景内容、研究内容和过程、研究可行性、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报告。针对研究现状,对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自驱型成长路径的实践研究的实施路径、激励机制、实践探索做了详细说明,依托星港学校的佳木学堂、网格化教研、群组性研究、驿站式交流,探索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自驱型成长路径的真正实践。汪华翌老师从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目标、子课题设计、创新程度与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对多觉联动视角下中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进行现状分析、教学实践策略研究和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希望能在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学生体验及教学实例,对多觉联动视角下的中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进行深层探索,打造以审美为核心的、生动实效的音乐课堂。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王凯副秘书长肯定了《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自驱型成长路径的实践研究》与“学陶”“师陶”“研陶”的关联性,认同其与学校常规活动及教师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要关注子课题设定,对具体研究进行规划,从而有效推进课题开展。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蒲荣生副秘书长同样肯定了《多觉联动视角下中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价值,认同音乐就是要表达真善美。同时建议课题组要细分阶段目标要求;联系陶行知思想作为引领;明确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两位专家都肯定了老师们前期的充分准备,也为后续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详细指导。短短的线上相聚,不仅仅是交流会,同样也是研究会,期待课题真正落地实践。
课题二组会议室
汪澄、戴俊华两位老师分别就《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导下的自主习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线上线下融合下初中语文学习关联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进行了开题汇报。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赵武杰副校长对两个课题的研究选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导下的自主习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自主习得课堂的探索建设,能够推动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各个学科的、乃至综合的核心素养的达成。而《线上线下融合下初中语文学习关联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具有极开阔的视野和极强的前瞻性,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实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关联性思维。赵老师就如何对待不同学段的学情、构建怎样的习得课堂、关联性思维概念的界定、如何在研究中体现关联性思维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师训处副主任赵飞老师认为两个课题都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课题研究建立在当下的教育生态之中;二是课题内容很丰富;三是问题特别聚焦。赵老师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思想指导下的自主习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创新之处比较宽泛,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堂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夯实;课堂评价方式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对于《线上线下融合下初中语文学习关联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赵老师认为“线上线下融合”不应该只是一个手段,而应该从多角度学习、多元互动、合作学习、个性学习等方面深化其内涵;对于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也要加强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课题三组会议室
万秋红副校长和张磊副校长分别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成果等方面对课题《默会知识理论背景下习得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家校社协同共育下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汇报。
《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颜莹主任和吴中区教育科学研究室钱家荣主任给予指导意见。两位专家高度赞扬了两个课题选题的时代性、创新性和现实性,研究价值高,课题报告专业性强,体现了课题主持人较高的科研能力。同时结合课题内容,分别对两个课题从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文献梳理、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两位专家期待着课题组能把难点转换为亮点,将研究真正做到实处,体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课题四组会议室
潘俐老师作《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开题汇报,她基于当下教育现实需求——“互联网 +”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一现状,提出整本书阅读可以融合“线上、线下”两种协作学习方式进行。线上教育平台开展阅读推进指导,线下开展全班共读活动,打造高质量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从而推动课题有效研究。盛丽丽老师作《“四史”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开题汇报。注重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创新教法。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四史”学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郑丽波老师作《史地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市域研学实践研究》开题汇报。这一研究通过罗列苏州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中兼具地理和历史气息的部分,梳理整合出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地理、历史课堂教学的潜在融合点,为课堂研学活动的设计积累素材。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内容结合,既让学科内容支持实践活动的推进,又让实践活动助力学科知识的内化。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胡修喜副校长和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陈玉兵副校长对三个课题都给出了建议与指导意见,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性与前瞻性,并对于课题今后具体的实施和推进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帮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深入研究。
汇聚集体智慧。本次星港学校“十四五”省、市课题开题论证会凝聚了众多课题组老师的研究心血。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且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进一步进行本土化和有意义的探索。集众家之长,探教研新路。
深研高质发展。与会领导与论证专家对于星港学校的“十四五”省、市课题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也认真、负责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指导。相信本次开题论证会后,各课题组成员将会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整,将课题研究继续往深处推进,以研促教,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实现教、研双赢。
文字:谈嘉悦 戴俊华 陶玲霞 龚佳敏
照片:各课题组
一审一校:朱少君
二审二校:吴樱花
三审三校:万秋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