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语文】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记园区小学语文磨课活动
初冬美景,如约而至。11月18日上午,园区小语磨课活动在翰林小学举行。
文萃小学季微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开满鲜花的小路》从直观教学导入,由字到词,由句及篇,让学生感受到小路的变化,知道了无私的、具有奉献的礼物才是最美好的,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分享美,同时季老师的板书独具匠心,很好的理清了人物关系,为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做了极好的铺垫。她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说故事能力的设置中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景城学校的王浩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开头轻松惬意的聊天,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幼儿园时印象深刻的事情,引入课题。王老师还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学习词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板书。总结“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印象最深刻的六件事,关注“铲地”,分析祖父说话时的神态,揭示祖父对于作者萧红的爱,只有祖父是“我”生活里的一束光。由浅入深,深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斜塘学校的俞雨函老师执教《千人糕》一课,俞老师教态自然,面带微笑,亲和力强。在和孩子们亲切交流的同时对课堂的把控也恰到好处。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明了,善于激发孩子去思考,一步一步的带领孩子们熟悉米糕的制作过程,清晰明了的简笔画板书更是让孩子们对千人糕的制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课文层层深入的剖析,让孩子去感悟要珍惜粮食,做到光盘行动。
翰林小学的王晴晴老师带来了《祖父的园子》一课,借助体验式朗读,带领感受萧红文字的独特魅力,在读中体会作者如何借助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感情,初步体味萧红文字独特的“诗意味道”,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萧红文字的兴趣与热情。从鸟瞰园子到驻足感受,学生一步步了解了祖父的园子。学生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读中获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堂课后,魏老师带领与会老师们开展了教学研讨。他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朗读不能少,识字不能少,活动要整,驱动性要强,任务要更明确。高年级的教学要重视把学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的过程交给学生。
本次磨课活动对于全体翰林语文老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印证了翰林语文教学的方向是正确的,过程是扎实的。精简语文的探索之路,我们将继续坚定前行。
文字:季艳玲、葛言
图片:温泉
一审一校:王晴晴
二审二校:谢春
三审三校:李新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