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探索工具箱支持下的关联性学习 ——记星澄学校联合星洋、星汇语文教研活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深秋,微凉,却抵不住星澄学校教研的热情。11月21日,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与星汇学校、星洋学校携手开展了“工具箱支持下的关联性学习”三校联合教研活动。
整场活动包含线下授课以及骨干教师评课两个环节。星澄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和共同体学校骨干教师齐聚教研中心,共同观摩学习了三节精彩课例。
星洋学校杜颖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围绕“这真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这一主问题展开,带领学生品细节,悟形象,提炼理解童话故事中反复的手法,并在续写中迁移运用,从而体会老屋爱的品质。最后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学有路径,学有所获。
星汇学校王琼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基于“家乡”的人文主题,紧紧围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了一系列层次紧凑、趣味横生的教学环节。整节课的评价形式丰富,自评、互评、师评相融合,是一次“教学评一体”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成功实践。
星澄学校李晨璐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紧扣习作单元训练重点:围绕中心意思写,展开教学。李晨璐老师抓住“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勾连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围绕中心句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物具体描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读写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活动的最后,星澄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廖聪颖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并高度评价了三节课例。三位老师都能抓住文本特点和单元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学习任务群,深度引领课文学习。杜颖老师执教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层次清晰,板书精妙,在语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王琼老师执教的《葡萄沟》一课,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课堂灵动有趣,师生互动愉悦,学习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发生。李晨璐老师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在言语实践中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习得了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的方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联合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永不止步的成长。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星澄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必将携手共进,群策群力,聚焦新课标,探索课堂新样态,切实提升教学能力。
一审一校:蒋蓝天
二审二校:彭莉娟
三审三校: 吴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