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友好型学习环境创设 ——记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11月仁爱论坛
2022年11月29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于仁慧馆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仁爱论坛活动,本次活动由八位老师带来关于“孤独症儿童友好学习环境创设”的主题分享。
首先由汤青青老师和曾诗娱老师带来理论学习分享。汤青青老师从理论缘起、理论依据、干预体系以及实际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团体大社交”友好型环境创设的内涵。曾诗娱老师从“泛在学习空间”出发,提出友好型学习环境的打造,需要建设当代时代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场所和泛在学习环境,利用互动教学系统聚台课堂互动、投屏调度、同步教学、课程录制等教室软硬件功能,建设成了包含研讨、简约、远程、泛在等全新物理空间形式的智慧教学空间,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智慧教学体验。
姚丹珺老师、张耀文老师、徐启帆老师以及梁雅崴老师从校园和班级环境创设出发,提出友好型学习环境创设的思考。姚丹珺老师以“畅享·可能”为关键词,结合校园生活实际提出一系列视觉提示系统,以期为自闭症孩子创设友好学习环境。张耀文老师认为高质量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自主学习、游戏、探索、学习的需要。徐启帆老师和梁雅崴老师提出友好型学习环境的特点应该包括:环境舒适、教辅具充实、有分区活动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并提出关于未来学习环境的创想,打破环境隔断,在蓝天下在操场上学习随时发生。
蒋怡舟老师和张紫航老师则从信息技术支持角度出发,介绍了“教育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等智能产品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例如为一些听觉学习者定制蓝牙耳机,单独提示活动计划以促进他们注意力专注和习惯养成。为视觉学习者配备动画和图卡系统,扫一扫二维码、或者点击具体的事物就可以进行短暂的自学等。
接着校内专家郑权老师对老师们分享的主题进行点评,郑权老师说到,此次论坛分享活动是一场“快餐式”的分享,时间短但内容量大。郑老师指出,做研究既要重视理论的学习也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耦合,如何正确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我们不断积淀不断学习。
最后,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范里对本次仁爱论坛活动进行总结讲话。范校指出时代在进步,世界是年轻人的,如何在这不断进步的时代走的更快更远,需要我们不断发展,不断学习。范里校长建议老师们建立自己“专业的元宇宙”,可以通过设立“早学单”规划学习时间;通过建立“社群”汇集集体智慧,探索共同爱好。范里校长期望仁爱学校的老师们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构建自己的时空,构建专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审:梁雅崴 二审:吴军 三审:葛增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