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悦享·阅读促进教师数字化转型——至和实验学校“未来教师”专题阅读活动记
浸润书香,师者先行。为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教师不断拓宽教育视野、提升专业水平、丰厚人文底蕴、提高数字素养,2023年2月8日,至和实验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月读悦享——阅读促进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教师”专题阅读分享活动。
陈颖、李馨、倪烨、王倩、王帅、徐冰、尤靖宇等教师现场分享了《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系列丛书》的阅读感悟。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经验,从养成成长型思维、探索学科教学策略、学习数字资源管理、尝试大概念教学、进行教育数据评析、开展项目化学习、做研究型教师等角度深入交流分享,给教师们如何在读书中转变观念、增长智慧、涵养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陈颖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成长型思维养成法》,浅谈成长型思维及其带来的思考。陈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矛盾体,我们要能勇于发现、承认自己的固定思维,分析自身原因,勇敢面对和接受,用成长型思维去帮助自己拥有正确的成长心态,训练积极强大的内心,努力克服脆弱和恐惧,实现终生成长。
李馨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以‘境’生‘情’,以‘情’促‘境’——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老师从“知‘情境’、选‘情境’、用‘情境’”这三个层面进行分享,让大家对情境教学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倪晔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数字化资源制作与管理》,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述”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这两个方面浅析了数字化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王倩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分享的主题是“为素养而教的大概念教学”。王老师从“何谓大概念、为何是大概念、怎样提炼大概念、如何实施大概念教学”这四个层面进行分享。如果我们能够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贯通,帮助学生超越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观念,最终使学生形成“带得走的”素养和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试卷和书包!
王帅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感受到了教育数据的巨大价值。善于收集、分析和挖掘教育数据,可以促进教学决策、改进教学实践、增进专业理解,从而指引教育教学行为更加科学高效。
徐冰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从“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什么、谁能做项目化学习、如何做项目化学习”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让大家对“项目化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尤靖宇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从“何谓‘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研究什么、‘研究型教师’需要何等条件、教师学术论文应如何表达”这四个层面进行分享,引导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分享交流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蓓莉主任进一步安排了读书漂流活动,在寒假阅读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升,扩大此次阅读活动的专题覆盖面和人员覆盖面,做到人人都有阅读,个个都有收获。通过阅读活动,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活动最后,奚燕萍校长对教师们浓厚的读书氛围和积极的交流分享给予肯定。建议教师们将读书常态化,将交流分享常态化,读以致用,用以促读,希望教师们能够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力量,真正做到赋能学生成长,让学生拥抱“至远方,和天下”的未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