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开的声音 寻生命的印迹——苏州工业园区STEM创新月度汇(二月·东延路实验学校专场)
为深化落实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全面实施STEM教育本土化,紧跟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推进融浸式课程开发实施,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月23日,“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STEM教育创新月度汇”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如期举行。
成果展示
百花争艳香满园
漫步于东延路实验学校,一砖一瓦、一园一景、一室一廊皆是最生动的课本。多肉联盟,在春意盎然中,共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叶贴万物,落叶带给人无尽的遐想,拼出造型各异的图案;滴胶实验,色彩斑斓的滴胶成品,构成一幅鲜艳明丽的画面……不同材料搭配演绎着孩子们独特的奇思妙想,散发着浓浓的创作氛围。生命科学内涵通过环境布置、丰富多彩的STEM活动,实现“不言而教”。
课堂呈现
花木成畦手自栽
STEM教育的发展,促使我们思考新的教学方式。莲花学校李方卉老师,东延路实验学校蔡晓璇老师、蒋淑婷老师共同执教《东延“菇”事荟:春天的味道》,从苏州“水八仙”之一的茨菇出发,带领学生观察解剖,解密茨菇;调查研究,改善饮食习惯;创意融合,探求新菜谱。整节课目标明确,氛围浓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东延路实验学校薛方圆、周旗文两位老师同样围绕茨菇,精心准备了《东延“菇”事荟:“季”录春天》一课,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运用蓝晒技法,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茨菇图像,体验实践无土栽培盆植茨菇。既将苏州特色巧妙地融合于课堂中,又将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让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亲历STEM项目的过程。
大自然是天然的课堂。跨塘实验小学王雪君老师执教《松果气象站》一课,开启一场松果的神奇之旅。通过看、摸、闻的方法探索松果的特点、了解松果的生长过程,围绕实验感受松果的奇特之处,建立松果气象站。学生们在自主探究、自由表达中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我们骨折了怎么办?如何为骨折的同学提出助于恢复健康的生活建议呢?金鸡湖学校王晶晶老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博“骨”论今》,答案都可以通过这节课找到。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充满有趣的活动实验和信息,让学生也能成为骨头专家。
主题沙龙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东延路实验学校校长孙向梅就《东延路实验学校STEM教育实践探索》做汇报,从场域创设、课程开发、育人模式三个角度分享了东延路实验学校STEM教育的探索。践行以人为本的“适合”教育理念,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格局出发,力求通过融合性的教学和开放性的学习将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有机联结、帮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着力提升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东延路实验学校副校长潘正标以《给每一朵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为题,进行学校课程解读。以先进的STEM教育理念整合与统领相关学科,开展PBL主题项目式学习。建设生命科学场境教育,科学规划,寻生命的印记;开设生命科学特色活动,提升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创设生命科学系列课程,综合发展,厚培生命科学STEM教育的沃土。
莲花学校卢毅老师围绕“一支笔、一本书、一段独家记忆”三个关键词,分享学校探索STEM课程的故事,提出打破壁垒,因地制宜,做身边的STEM,深耕于教育教学。
专家论道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东南大学教授柏毅开展了主题为“立足新课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讲座。柏教授将理论和实例结合,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以及探究实践的深入解读,结合多个STEM项目活动设计,让老师们明白基于科学课程的STEM项目设计应如何运用跨学科概念进行技术与工程实践。在STEM课程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年段的学生要求,STEM项目课程设计应该来源于生活,从真实情景出发,不要脱离实际;特别强调了STEM项目课程设计应致力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实践和创新能力。
方向引领
待到山花烂漫时
苏州工业园区STEM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尹德光紧扣“融浸、迭代、创生”,提出优化STEM教育的顶层设计,构建优良的STEM学习生态系统,实施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路径,数字化升级科创教育空间,建设科创小院士培育体系,落地科创系列活动的课程样态,推进STEM教育向内涵和纵深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葛虹对本次活动盛赞不绝。她指出STEM课程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走扎实,创设课题引领、课程建设、基地协同、项目改革一条龙、全生态发展之路。教学要打破传统课堂壁垒,转变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项目化学习应该是深度的学习、任务挑战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今后将打造“故事汇、联盟群英成长汇、月度汇”三汇合一的新生态、新评价,启动新征程!
播撒智慧的STEM种子,
开出璀璨的STEM之花。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STEM教学成果展示,更是探索STEM教学理念的一次思想碰撞。与各联盟校齐聚一堂,一起学习STEM教学理论和研究教学模式,贡献彼此的力量,相信STEM教育之花定会开得越来越灿烂。
听花开的声音
寻生命的印迹
品春天的味道
撰稿 | 丁毅 马艺闻
一审一校 | 蔡晓璇
二审二校 | 潘正标
三审三校 | 孙向梅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