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星湾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之自然文化笔记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数: 字体:A- A+

  为了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知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星湾学校二月份开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学典立德“仁爱星”的寻找之旅。适逢双春年,星湾学子走进节气文化,共享双春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大,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在园区少工委的号召下,以节气为主题,融合学科育人,星湾学校进行了对二十四节气之雨水的研究,结合传统文化的了解,制作了一本独特的“自然文化笔记”——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fe8bdd5ea96143e7bd4d5d69e9253dfa.jpg

ee6f9675b5694fa3a8b4769693e2d07f.jpg

a819075746af4d35b941f097ef632c63.jpg

cec7526e286947ff9903b72c944557af.jpg


(一)解——生命萌动时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是一年生命的起始,从自然草木,到农圃作物,再到人类本身,都在雨水时节展现出了无限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

2月19日前后是雨水节气。古人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6f01137f317042db8651c4e30e1a3c6b.jpg

346f3f1eaa86418997359061ffb3ea49.jpg


(二)知——春雨贵如油

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冬季干冷天气即将结束,气温回升,湿度增大,雨水增多,雨水节名符其实。雨水前后,冬小麦、油菜普遍返青,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适当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古人的智慧都藏在了这些谚语中。

雨打夜,落一夜。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
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

66208f05c1424c7e9fb017ef28127c9d.jpg

75beec3898094513a30a77cdb1068b8e.jpg

061040d8c3734b4b93ddf0f7c8c0ebb4.jpg

37ef3ce8275f4474ac38e4380c1ab5fd.jpg

c2e35969b6504cb990a16cc2908fedb4.jpg



(三)诵——潜入文人墨

初春的细雨总会带来绿意朦胧的记忆,文人墨客也留下不少记忆。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春寒

元·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b463b94323b049c5bd95a33fa191b866.jpg

7989d45f12104c2a849e40c0b37a35ec.jpg


c4573b1c7e43467e89a3bfd5eb5443f0.jpg

fb20655502cb4b409e654622ca3d7514.jpg

1c6c5660641a4a6ba238900d451be082.jpg

7e8c01cbd9bb45f2a7517c37a686ccd2.jpg

df20a8f007d6482199fa33265efac280.jpg

a04a22b2aced492182d1a61b86dd59a6.jpg


(四)传——体验雨水事  

1.“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民间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这可能也与以前的医疗条件有关,因为医疗条件不好,好多孩子生病根本无法医治。所以需要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6346a0a413224eb88ca2b51e40cde789.jpg

2.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开始融化。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二候鸿雁来。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d97b05cdaed4ce2be9d2505070c4c70.jpg


3. “接寿”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开雁归,青绿回还;新笋破土,雏鸟欢叫,这是生命和自然的约定。蕴藏一个冬天的能量,在此刻逐渐释放。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在这个芳菲渐生的时节,愿邂逅一场温润清甜的雨,拥抱一个温馨浪漫的春。


8aeebd4ee6ef4c75934df7656145fc70.jpg

一审一校:二年级语文组、美术组、劳动组

二审二校:徐燕妮

三审三校:丁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