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澄科学研究院PBL后备研究员社团 ——“可持续食物教育(昆虫篇)”
食物是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也是每个人身心能量的来源;食物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构成了贯穿自然、社会和个人的日益庞大的食物系统。食物系统的健康可持续,是人类社会内部及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食物系统是最大的社会系统之一,针对青少年开展相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近日,星澄科学研究院PBL后备研究员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了有关“可持续食物”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也邀请到了来自绿色光年的张含纯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分享,分享主题为:生产我们食物的那些宝——昆虫篇。
课程一开始,张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介绍了我们身边常见的昆虫,如蚊子、蜜蜂、屎壳郎等,通过课程与生活相结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调动了学生们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们明白了昆虫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昆虫多样性讲解后,张老师引出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以传粉者蜜蜂和分解者蜣螂为例为学生们讲解,让学生明白了昆虫在粮食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及昆虫多样性的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昆虫的重要性也引起同学们对“面对昆虫多样性减少,我们能够做什么?”问题的思考。孩子们积极出谋献策,纷纷提出自己的金点子。最终同学们一致认为,需要为昆虫建造一个温馨的家,来观察身边的昆虫习性,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帮助它们。
接着,张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搭建昆虫旅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动手制作昆虫旅馆模型的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化身小小建筑家。
“先用木板搭“人”字型的屋顶和长方形主体,再用颜料刷进行外观美化,最后分隔层室内装修,放入合适的填充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只是单纯地造房子,而是在搭建的过程中联系到了整个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准备把精心搭好的昆虫旅馆放到校园的草丛中,进行长期的观察活动,做到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孩子们共同制作的“昆虫旅馆”是一个温暖的家,里面凝聚着孩子们满满的爱。通过这次社团活动,提高了孩子们对身边自然生态的关注,对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和了解,帮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唤醒大家保护昆虫、回馈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一审一校:黄祎宁
二审二校:彭莉娟
三审三校:吴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