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明方向 潜心蓄力行致远 ——独墅湖学校“人工智能”全国子项目开题论证及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现场结题会
4月27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召开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研究项目子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及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现场结题会。本次活动特邀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任助理、博士杨元魁,苏州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授张必华,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主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肖年志等专家出席会议并指导,学校校长室、研训处及课题组主持人、核心成员参加了论证会,周文良副校长主持会议并作致辞。
陈彦君老师开设《人脸的密码》人工智能展示课。陈老师紧密联系生活,创生真实情境,带领学生发现人脸的秘密,体验“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动手操作、科学记录中探究影响“人脸识别”的相关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并渗透技术安全话题。
课题主持人之一章陈斌老师代表课题组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问题与改进等五方面进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汇报。研训处主任吴兰兰代表项目组作《基于核心素养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吴兰兰围绕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细致查阅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对两项课题进行了论证和指导。专家组一致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独墅湖学校起步早、有基础、有成果,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了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迭代深化非常好。杨元魁博士指出要在课例中体现核心素养和思维进阶,学生能通过计算机将人工智能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有生活化体验,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必华教授从核心概念界定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课题组成员理清思路,明确研究方向。肖年志主任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提出了落实常态教学和妥当处理课题研究与新课标、新教材的关系的建议。
金伟副校长鼓励老师们在专家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开题报告,把课题研究做实、做细,基于区域优势,凸显创新亮点。
本次论证会议程安排合理,气氛热烈,环节紧凑,效果显著。通过本次论证会的研磨,全体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晰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努力方向,推动课题研究迈向更为扎实的一步。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课题组将踔厉风发,与时俱进,课题研究一定会顺利开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校一审:朱吴彦
二校二审:吴兰兰
三校三审:金 伟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