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泰山之高,攀课标之“岳”——记独墅湖学校“初小衔接”语文研讨活动
夏条绿密,鸟雀呼晴。为探寻初小衔接的有效路径,5月25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开展了语文“初小衔接”的教学研讨,初小语文教师共赴诗意修行,活动特邀苏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钱建江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由小学部孔静贤老师、中学部顾彩琴老师围绕《望岳》进行同题异构。孔老师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而创设学习情境,通过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三个任务驱动教学,指导学生跟随诗人从“读诗”到“绘画”至“听曲”,以学科融合的思维给学生带来“如在画中游”的审美享受。而后通过与《登高》之对比,品读杜诗笔下的世上疮痍和笔底波澜,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以朗朗书声于诗海中放歌。
顾彩琴老师以《知人论世品其诗,风格对比悟其人》为课题,展示了声与色交融的语文课堂,由“读”入手,带领孩子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理解诗意、领悟诗情,通过《望岳》和《登高》两首诗作对比阅读,触摸诗圣伟大的灵魂。既有代表作品的纵向贯通,又有横向作品的对比参照,以概念为引领,在经纬交织之间,学生对杜甫的理解不再扁平和单一,而是立体丰满的。
两节课后,钱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高度评价我校初小衔接教研的探索,认为理念前瞻、实践扎实。钱老师还以生动的古诗教学课例和丰盈的阳光测评题型为例,提倡将学习任务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将情境与学习任务关联起来,成为学生可亲可感的“情境任务”时,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驱动其进行整合性学习。钱老师主张把课堂“打开”,让清新的“风”吹进来: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构建适切项目,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从而培育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
“望”泰山之高,心生仰慕;攀课标之“岳”,且歌且行。高质量的课堂展示和专题讲座,不仅让与会老师们对“初小衔接”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感受到新课标带来的精彩创意和无限期待,我们将以此为新出发点,博采众长,奋楫逐浪,继续寻觅语文的芬芳情韵。
一审一校:王显文
二审二校:唐黎明
三审三校:傅 洋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