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望”泰山之高,攀课标之“岳”——记独墅湖学校“初小衔接”语文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29 点击数: 字体:A- A+

夏条绿密,鸟雀呼晴探寻初小衔接的有效路径,5月25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开展了语文“初小衔接”的教学研讨,初小语文教师共赴诗意修行,活动特邀苏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钱建江老师莅临指导。

65a89755aab34112a8f2ebaee4997db8.jpg


本次活动由小学部孔静贤老师中学部顾彩琴老师围绕《望岳》进行同题异构。孔老师以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创设学习情境,通过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个任务驱动教学指导学生跟随诗人从“读诗”到“绘画”至“听曲”,以学科融合的思维给学生带来“如在画中游”的审美享受。而后通过与《登高》之对比,品读杜诗笔下的世上疮痍笔底波澜,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以朗朗书声于诗海中放歌。

f447b295231b4bb3bece314501f3339a.jpg

顾彩琴老师以《知人论世品其诗,风格对比悟其人》为课题,展示了声与色交融的语文课堂由“读”入手,带领孩子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理解诗意、领悟诗情,通过《望岳》和《登高》两首诗作对比阅读,触摸诗圣伟大的灵魂。既有代表作品的纵向贯通,又有横向作品的对比参照,以概念为引领,在经纬交织之间,学生对杜甫的理解不再扁平和单一,而是立体丰满的。

faa5944067f84ae6bdc12549048f6bf2.jpg 

两节课后,钱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高度评价我校初小衔接教研的探索认为理念前瞻、实践扎实。钱老师还以生动的古诗教学课例和丰盈的阳光测评题型为例,提倡将学习任务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将情境与学习任务关联起来,成为学生可亲可感的“情境任务”时,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驱动其进行整合性学习。钱老师主张把课堂“打开”,让清新的“风”吹进来: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构建适切项目,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从而培育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  

          09f8d72879cb4055965e1d4861b96be2.jpg                                                

“望”泰山之高,心生仰慕;攀课标之“岳”,且歌且行。高质量的课堂展示专题讲座,不仅让与会老师们对“初小衔接”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而且也感受到新课标带来的精彩创意和无限期待,我们将以此为新出发点,博采众长,逐浪,继续寻觅语文的芬芳情韵。   

07499af5c9994676bcd0724788693b1c.jpg

00f8415fee18428095871fcd40fd4bcd.JPG

f9f62853e30346428a79a74af3258c93.JPG

一审一校:王显文

二审二校:唐黎明

三审三校: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