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劳动教育方法 交流育人实践经验 ——新融学校班主任工作分享系列活动(第四期)
为进一步探索劳动育人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实落地。新融学校德育处于5月份进行了两次以“探索劳动教育方法交流育人实践经验”为主题的班主任研讨交流活动,四位班主任就自己在实施劳动教育中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夏薛老师认为,劳动教育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课程,树立“愿劳”意识。通过实践和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知晓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对劳动的认知;二是榜样互学,点亮“会劳”技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学生的“向师性”,教师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利用朋辈互助,互相学习。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三是奖励机制,发掘“勤劳”学生。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表扬,在劳动教育中,适度的肯定和正确的赞美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和动力;四是多方合力,培养“勤劳”习惯。劳动教育光靠一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在学校做教师的小助手,在家中做爸妈的小帮手,在社会上做有爱心的小志愿者。
薛伟伟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四年级设立班级劳动岗:图书管理员、通风管理员、黑板管理员……班级学生劳动分工责任明确,让学生先学会干好自己负责的活,再轮岗,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
嵇静老师认为要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家校合作必不可少。家校要同时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孩子学会“上手”和“在手”。可共创“家校劳动日”,如通过集体大扫除,在劳动中了解扫除风俗、知识等;通过洗碗做饭,在劳动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体会家长劳务的不易等。通过劳动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家庭成员、同学之间的情感默契,构建和谐家庭关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以及学习生活中“脚下有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灵魂有趣”。
赵蕊老师说,劳动教育不仅限于学校卫生和家务活,还应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实践场地。可以加强与社区的合作,让学生做志愿者,参与社区植树绿化、清理垃圾和义务宣传等,教育学生懂得通过劳动感恩社会。还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入田间地头,去观察、访问、体验;或进入对外的采摘园劳动,通过劳动收获果实,体验劳动的幸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本月的班主任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促发了新融全体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进阶,明确了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将会继续发挥巧思与智慧,加强劳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助力新融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审一校:陈佳乐
二审二校:杨雅
三审三校:沈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