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 研以致远 ——苏州市区(含新区、园区)高三物理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加强区域间交流,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2023年12月21日,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范式研究”为主题的苏州市区(含新区、园区)高三物理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星湖街校区顺利举行。
上课
四位老师针对《交变电流》一轮复习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展示。第一节课由苏州市一中的黄佳老师和新区一中的孟玲老师同时进行,黄佳老师深刻地把握住一轮复习教学与新课教学的区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逐步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与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比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交变电流。
孟玲老师通过演示交变电流发电机给两只反向并联的二极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交变电流方向在不断变化的特性。孟老师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并用七个问题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搭建台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课由南航苏州附中的钟汉华老师和西交大苏州附中的丁娅婷老师同时进行。钟汉华老师通过展示发电机实物并抽象成模型引入,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通过不同的小情境分别锻炼学生用图像、有效值、平均值描述交变电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大概念,培养学生构建模型,推理论证的能力。
丁娅婷老师则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取课本中发电机的四幅图片,围绕交变电流的产生和特点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链,通过师生问答、学生展示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迸发了激烈的思维火花。
评课
课堂展示活动结束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李兴老师、高新区第一中学曹海斌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陆永华老师以及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员李志云老师对四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四位老师表示每一节课都比较好地体现出老师们对于新课标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更好的期待,希望大家能够在教学时加强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关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经验交流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高新区第一中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对于高三阶段复习的特色措施进行了精彩分享,提出高三一轮复习阶段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用赞赏鼓励性的话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好学情研究从而集中力量解决学生的痛点、难点。教研员李志云老师以“交变电流”内容涉及的九个易错点为切入点,结合近几年的江苏高考情况,指出了“交变电流”在高考考查可能情况,建议教师们关注新教材的变化,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
本次教研活动恰逢冬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交流与示范,为老师们提供了一场精神饕餮盛宴,引导老师们后续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范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同时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图文:王明珠
一审一校:张亚云
二审二校:陆建红
三审三校:潘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