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园区教师葛增国斩获教育部奖项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有关要求,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特殊教育能力,丰富特殊教育数字资源,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开展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和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活动。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教育部确定了61项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案例和102项全国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遴选结果
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教师葛增国执教的生活数学课例《有趣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区级、市级、省级、部级的层层选拔,最终从全国众多优秀教学案例中脱颖而出,作为全省唯一一节数学学科教学案例入选首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案例遴选名单。
首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案例名单
葛增国执教的生活数学《有趣的平行四边形》
前期葛增国带领生活数学教研组积极磨课研讨
本次教学展示案例正是苏州工业园区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深化教与学模式变革的又一项实践成果。为打造生态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仁爱学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四步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旨在立足数字时代背景,构筑理想课堂,促进学生五育并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核心需要和自主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仁爱学校“四步教学”图谱
仁爱学校首创“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系统结构,构建战略发展的“伙伴共生”逻辑模型,形成学校“四维一体”课程与教学特色。学校遵循“以生为本,适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发“新特教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特殊教育个性学、智慧教、科学测、智能评、精准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平台聚合“四诊评估”模式,全方位把握学生发展现状与核心需要;围绕特殊儿童“三生教育”,建立“四阶目标”体系,为每位儿童量身定制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一生一案,精准施教。学校致力于实施适性发展的个别化教育,通过“四能课程”和“四步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关注学生的差异并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引,兼顾特殊儿童的功能改善和潜能开发的“四能课程”,有效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校积极推进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和创新,开发了一套由评估环节、IEP制定环节、课程设置环节和课程实施环节组成的精准个别化教育模式。实践成果“个别化教育:特需学生适性发展的十年数字化实践”获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仁爱学校获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仁爱学校将继续凝心聚力、务实笃行,立足新时代特需学生核心需求,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构建苏派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园区模式,办人满意的特殊教育!
一审一校:顾义寒
二审二校:汪辰
三审三校:葛增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