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讨初夏日,青年教师成长时 ——“知行”班主任成长学院之青年班主任论坛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年班主任德育素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5月17日,星洋学校小学部举行青年班主任论坛。本次论坛由小学德育处负责人张婷老师主持,副校长于岚、家校中心彭月椿老师、德育处全体成员、青年班主任及他们的德育导师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着青年班主任从教以来在班级管理中的“成长与困惑”展开。首先,邢萍萍老师基于个人带班经历总结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适宜距离——亲而不纵,威而有度。梳理了师生相处的五条原则,即注意分寸,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加强自我修炼。邢老师也提出了近期在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导师童晓花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对策。五六年级是学生学习压力、心理状况、思想波动、面临升学等问题急剧变化的两年,更需要教师在平时以理解、包容和尊重为中心,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充分运用耐心解决学生的烦恼,助力学生平稳过渡青春期。
接着,汤梓楷老师谈到自己在处理课堂纪律时经常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请教师父后,他也总结了几点经验,如:通过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的激励孩子,提前充分备课等。导师王雨婷提出“课堂三部曲”和“课后三部曲”来助力问题的解决,教学活动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论坛的第二个环节是“导师支招”。彭月椿老师针对家校沟通上的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彭老师指出,教师与家长是“螺杆”与“螺帽”的关系,目标统一,即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规范、及时、细致地处理问题,把工作做在平时,防微杜渐。尊重家长,尊重自己,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做到“和而不同”。
张婷老师为青年班主任介绍了如何与特殊学生共处的经验。首先,在平时就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遇到问题时要按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处理;最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支持,实现家校合作的共育。
罗缓老师为青年班主任们分享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罗老师认为,观察和思考是青年班主任成长进步的良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今微不足道的温暖,都可能在以后成为学生心中光芒万丈的霞光。
邓晓凡老师提出,小学老师有着为孩子“启蒙”的责任,更需要每位青年教师拿出“耐心”与“慈悲”,教育是一种善意的干预。国家要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人格健全放在第一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换位思考,用同理心与学生共成长。在与家长沟通时可以用“三明治沟通”法,促进建议被良好接纳。
最后,副校长于岚作德育工作的总结指导。于校长指出,班主任工作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青年班主任务必要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规范自己的语言。此外,行教胜于言教。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遇到问题,及时在校内解决,对学生一视同仁,达到同学与教师互相认同、同学之间相互认同的良好班级生态。于校长认为,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用耐心和爱心去浇筑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的强大后盾。
此次论坛,为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帮助,相信老师们定会把今天的收获和经验带进今后的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撰稿:张海青
图片:崔雪纯
编辑:栾婷
一审一校:张婷
二审二校:高韵
三审三校:于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