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实问题 培育工程思维 —记园区小学STEM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化园区小学STEM课程改革,以易加项目教学平台为载体,推动STEM课堂教学发展,助力学生素养提升,2024年5月24日上午,“聚焦真实问题,培育工程思维”园区小学STEM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举行。
活动伊始,文萃小学徐瀚老师带来一节STEM设计课——《改进按压式瓶盖》,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洗手液按压量过多”的真实问题。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发现,明确了减少下压量的工程任务。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化身为一个个产品工程师,积极讨论设计解决方案,并从材料超市中自选材料和工具,进行改进装置的制作。最后,通过实验自主测试验证产品效果,过程中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融合运用了工程技术、数学测量、劳动技能和安全责任等知识,提升了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课堂展示结束后,徐瀚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接着,区科学教研员蒋波老师以徐瀚老师的精彩课程为例,引领教师们共同思考STEM教育的核心价值。他提出,虽然各学科的核心知识相对独立,但面对真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往往需要跨越学科的界限,融合并运用多元知识来寻找解决之道。因此,有效的工程实践过程通常历经五个关键环节:问题发现—灵感闪现—双基积淀—探索实践—创新连线。他强调,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探究那些真实、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亲历的研究历程,培育出眼中有光,眼中有爱,眼中有未来的新一代青少年。
随后,文萃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吴旭君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自2018年起,便持续进行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校本化探索。让儿童真正做到为生活而学,为学科而学,为理解而学,从而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文萃小学的项目研究员们也带来了跨学科项目《一枝黄花知多少》,让我们共同见证在新的课程体系下,STEM理念在文萃儿童身上的生动呈现。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的卢毅老师则精心挑选了《春天的味道》《喵先生》《生态缸》这三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帮助大家将STEM教育真正内化为一种教育理念。
活动的最后,蒋老师正式启动基于易加学院的“STEM科创之旅”。在这段旅途中,孩子们将用他们敏锐而充满好奇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去关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去关心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将他们发现的问题,创意的想法,通过易加平台珍藏在各校的“问题银行”中,成为与老师们、伙伴们共同探索、共同解决的宝贵财富。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坚守儿童立场,变革教与学方式,创新实践STEM项目化学习,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审一校 蔡晓璇 二审二校 徐菊 三审三校 蒋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