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聚焦“学为中心”课堂范式 深耕“素养导向”教学新篇——记苏州工业园区张敏名师工作坊第2次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8 点击数: 字体:A- A+

为深化新课标理念落地,推动数学课堂转型,2025年4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张敏名师工作坊在青剑湖小学剑湖书院阶梯教室开展“学为中心·素养导向”为主题的第2次集中研修活动工作坊成员、青剑湖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以及青剑湖教育集团各校数学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活动还邀请了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晓萍老师莅临指导。

80593c94d6054029a8ba714b20ab24d1.jpg

课堂观摩:从“知识表象”到“思维进阶”的破界实践

活动在两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中拉开帷幕。张心怡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圆形物体引入,通过找圆—画圆—识圆的教学主线,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建立圆的概念。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用圆规尝试画圆,在一次次操作中逐步感悟定点、定长的数学本质。赵越老师的《圆的周长》则化身“实验导师”,巧妙设计实验环节,带领学生通过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初步感受圆的周长是直径3倍多的关系再进一步呈现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如何通过割圆术等方法推导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关系的艰辛历程,逐步引导学生在推理中得出圆的周长公式的合理由来,也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

b4208b08c71e401aa2b0bf248ccc98cd.jpg

998525c48c2e47c3ab65ca198fe63978.jpg

专家讲座:从“教材解读”到“课标转化”的路径解码

刘晓萍老师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深入剖析了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具象化呈现以及如何以旧教材为载体,落实新课标中的新要求、新方向,为工作坊的课堂教学研讨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如何聚焦教材改革动向及其背后的隐藏价值,刘老师进一步以两节示范课为切入带来了用好新教材,落实新课标专题讲座。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以及新教材在落实新课标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实践案例,系统阐释了新教材实施的关键要义:这绝非简单的知识内容更替,而是承载着教育理念迭代与育人范式转型的系统工程。刘老师强调,教师应始终树立"通过数学培养人"的价值理念,着力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新型课程样态——既要设计贯通多领域的主题式学习项目,又要创设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任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立体化学习中协同发展。

99b11d9b81c64a6cbf6577f948b210ce.jpg

协同研讨:从“个体经验”到“群体智慧”的迭代升级

工作坊主持人张敏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研修是工作坊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未来还将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经验与成果。张老师特别强调,每位教师既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应当以本次研修为起点,在课堂主阵地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实验,共同构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共同体。 

94d9d95b2dac4fc7a84891e5b7ec27d1.jpg  

在落实国家新课标理念,聚焦区域新课堂范式的浪潮中,工作坊正以一次次务实研修,为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当“素养导向”从理念走向实践,这场发生在春日的思维碰撞,已然播下了一粒粒静待生长的种子。

一审一校:王杨梅

  二审二校:张敏

 三审三校:周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