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浸润家风暖 书韵传承气象新 ——记星洋学校第十届阅读节“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为营造家校共育的书香氛围,展现阅读赋予家庭的精神力量,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第十届阅读节开展了“书香家庭”评比活动,124个家庭脱颖而出。
墨韵传家绽芳华,阅启童心筑梦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书香家庭”的风采吧!
一(4)班 陶添铄家庭
有了孩子,我们秉持着“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的理念,经常为孩子买很多书。经身边读书人的点拨后,我们也更加意识到:不单单要为孩子买书,而是要努力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记得刚上小学的添铄因为跳绳不擅长,回到家就会偷偷哭。于是,我们从书架上抽出《长袜子皮皮》共读起来。当读到皮皮举起大马时,他挂着泪珠的眼睛突然发亮:“爸爸,皮皮不怕别人笑他力气大对不对?”在得到我们肯定后,他转哭为笑了,立志要像皮皮一样厉害。原来书页轻轻一翻,就为孩子打开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之窗。
现在,我们家每周日晚上都会举办“读书会”:我会用方言讲《西游记》里的除妖故事;添铄会拿着《玩转科学》讲解科学知识;妈妈则分享关于《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两岁的添芮妹妹,则呢喃学语,跟着我们充当复读机。客厅的大木桌,收藏着比任何奖杯都珍贵的记忆。
和孩子的共读时光让我们懂得,书香家庭的真正含义不在于藏书数量,而在于让书籍成为亲情的黏合剂。最后,和大家分享读到的一句话:“灯光下,书页间,我们共享着永恒的魔法”。愿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之光,无限徜徉!
二(14)班 赵易安家庭
绘本启蒙:种下阅读的小种子:2019 年冬天,我们第一次给 2 岁的易安读《小熊宝宝绘本》,“拉粑粑要记得擦屁股哦!” 简单的画面和重复的语言,让孩子咯咯笑个不停。从此,睡前绘本成为雷打不动的仪式:我们会用不同方言演绎《一园青菜成了精》,用彩笔在台历上画下每日共读的小图案。到幼儿园大班时,易安已能捧着《我爸爸》《我妈妈》自主讲述。
跨过拼音桥:在陪伴中突破瓶颈:一年级刚接触拼音读物时,易安常常被复杂的注音难住,捧着《小鲤鱼跳龙门》嘟囔:“好多字不认识,不想读了。” 我们没有急于说教,而是设计了 “亲子闯关游戏”:三人轮流拼读句子,遇到生字就贴在 “识字树上”,周末用识字卡玩 “词语接龙”;读到精彩段落时,我们会用手机播放对应的动画片段,带着孩子用彩泥捏出故事角色。
阅读,让成长有了更多可能:升入二年级后,家庭共读从 “听故事” 升级为 “聊故事”。共读《夏洛的网》简写版时,我们用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引导易安观察 “夏洛如何帮助朋友”,易安则用拼音写下:“夏洛死了我很难过,但她的爱留在了农场。”这些充满童趣的表达,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阅读不仅是识字和理解,更是价值观的悄然传递。
如今,书桌旁的 “共读记录册” 已写满 200多页,上面有易安画的 “全家读书漫画”,有我们记录的孩子的“金句”,还有每次读完书后全家一起贴的星星贴纸。对于 7 岁的易安来说,阅读是爸爸温暖的声音,是妈妈手绘的故事图,更是一家人共同成长的美好时光。未来,我们将继续牵着彼此的手,在书香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4)班 刘语诺、刘一诺家庭
毕淑敏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给孩子营造丰富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采取多样的阅读方式,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我家两个小朋友阅读的“第一口粮”,是从一本本的绘本开始的。各种不同手感的触摸书、充满惊喜的翻翻书、故事情节丰富的小故事书,都给小小的他们打开了在书本中探索世界的大门。每天的亲子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亲子共读的时候,总是被小朋友们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震撼,偶尔我们还会有一些讨论和“争吵”。读书的方式不止一种,一定是多种方式的结合,我借助了一些听力设备,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电子书,大大增加了“读书”的时间和种类。
阅读对我们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阅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知识,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的素养。其次,阅读增进了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在阅读和讨论书籍的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交流更加的深入和融洽。阅读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不断地阅读积累中,孩子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曾获得“冰心杯”作文比赛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同步作文小作家征文活动”银奖。
阅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家庭将在阅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幸福美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四(2)班 竺泠胧家庭
读书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爱好,也是我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我们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阅读《夏洛的网》时,我被书中那纯真的友情和无私的奉献所打动,常常会和孩子分享书中的情节,比如夏洛为了救威尔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小王子》则让我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我也借此机会引导孩子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爱与责任的意义。
在亲子共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时,我们一家人被作者塔拉的坚韧和勇气所震撼。书中塔拉在贫困和家庭暴力的阴影下,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由的追求,最终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困境,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有决心去改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我们鼓励孩子要像塔拉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读书不仅让我们一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了滋养。我们相信,阅读的力量会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步,让我们和孩子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担当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会继续坚持阅读,让书香弥漫在我们温馨的小家,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五(2)班 胡梓骞家庭
《道德经》有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孩子的成长进程中,千言万语的教诲,比不上以身作则的示范,不如营造环境的熏陶。
2022年,我们决定改造家里的阅读区,将主卧的一角打造成独立书房,定制了直达天花板的书柜,购置一张大书桌。如此一来,书房自此成为家中最具魅力之所,孩子专心阅读、做作业,我们也在一旁静心阅读,温馨相伴。
为提升孩子写作水平,我还与儿子开启“百日写作”挑战:坚持在100天里,各自完成100篇作品。当挑战成功后,我把文章整理成电子档,打印成书,作为我们人生的一次美好回忆。100天的写作,孩子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他主动要求继续坚持写,还立志坚持写作365天!至今我们已坚持写作近200天,生活感悟、观影思考、时事看法,皆成写作素材。这期间他多篇文章获奖,还获得江苏省“创星小作家”决赛的“铜笔小作家”称号。孩子写作的热情高涨,我也在陪伴中收获满满幸福。
我们不仅让书香满溢家中,还积极传递书香。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跟随“成长之树”公益组织奔赴青海,为贫困家庭孩子送助学款。儿子亲手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装入一个个信封,认真写上受助者名字,还向当地学校捐赠一套《中国历史》。看到孩子们接过信封时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我们满心欢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生导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生活技能,更要以人生经验和阅历引导、帮助他们成长。孩子往往不是听我们怎么说,而是看我们怎么做,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便在这种影响下觉醒、成长。我们将在书香之路上继续前行,收获更多的美好与成长。
六(1)班 冉骐彰家庭
“读书以明智,吟诗以养性,数学以练思,科学以探微,伦理以正品,修辞以善辩。”这是培根的名言。在冉骐彰尚未识得字句的幼年,我们便用充满韵律的声音,为他朗读书页,讲述《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故事,期望在他心田播下品性的种子,让书籍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挚友与导师。
随着他踏入一年级的门槛,生活中的乐事日益增多。如何让书籍成为他最亲密的伴侣?我们采用了两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一是确保他每日都有阅读的时光,若他初学识字,拼音之难让他望而却步,便与他共读,消解他的畏惧,引导他从书中汲取快乐;二是挑选他喜爱的书籍共同品鉴。如此,孩子的阅读习惯得以延续。
此外,我们还借助喜马拉雅平台,为冉骐彰设立了个人频道,让他日复一日地录制阅读内容。他对听众的数量、点赞的数目异常关注,若有听众聆听,他便更加投入地朗读,坚持不懈。至今,他已录制了《格林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多个专辑。
在家庭中,大家达成共识,立志营造一个学习型的环境,以身作则,提供学习的氛围与榜样。三人共度的时光,大半都在书桌前共同学习、探索。我们各自在领域内勤学不辍,追求卓越,以期激励孩子,让他领悟到学海无涯,保持学习的热情。他酷爱语文,朗读时情感丰富,这与他从小的熏陶密不可分。
与孩子共读书,共成长,乃人生一大乐事。我们一家将继续在这条路上携手前行,让阅读成为不变的承诺。
亲子共读的剪影定格成温暖的成长印记,让教育的温度在书香中悄然流淌。这些散发着墨香的家庭故事,如同播撒在春日沃土中的种子,必将催生更多家庭踏上阅读之旅。期待未来有更多窗台亮起温暖的阅读灯光,更多餐桌飘散思想碰撞的芬芳,让家校共育的土壤里,永远跃动着书籍赋予生命的蓬勃力量!
组稿:陆翩翩
图片:书香家庭
编辑:张海青
一审一校:陆翩翩
二审二校:高韵
三审三校:高小梅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