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 琢教育之璞——新融学校浸润督导“伙伴新行动”跟岗学习之旅
每一场学习,
都是为教育赋能。
每一次蓄力,
都是为了更好的奔跑。
登高山,方知天之高也;临深溪,才知地之厚也。根据本学期伙伴新行动计划的安排,在最美的四月,苏州工业园区新融学校语数英体四学科相关备课组在副校长高金玉、施桂珍的带领下,分别赴东沙湖小学、方洲小学、金鸡湖学校和星湾学校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
语文跟岗
4月22日下午,在浸润督导语文项目领衔人韩郁香的组织安排下,一场以“聚焦语文要素,共研示范课堂”为主体的教研活动在东沙湖小学星塘街校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融学校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全员参加。东沙湖小学副校长易静暖心致辞,对伙伴学校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东沙湖小学和娄葑实小两位骨干教师刘宇、顾宇星分别执教《自相矛盾》和《跳水》。两节优秀的展示课皆将“学为中心 素养导向”作为教学宗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升,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感受到课堂的精彩魅力。
从课堂走向专题研讨,为教学精准赋能。东沙湖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高放结合新课标,紧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下的单篇课文和单元设计的主题,对课例进行了剖析拆解;娄葑实小骨干教师沈加云以“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落实语文要素的单篇教学设计路径”为题,围绕三个关键词:文体特征、语文实践、素养立意,提出让所有的研究都服务于学生。两场讲座,干货满满。
项目领衔人专职督学韩郁香对两节示范课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在座老师充分落实“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的理念,把课堂的“教”让给学生,做学生发展的托举人。园区浸润督导负责人陶彩红用“每一次的教研都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幸福”作为总结,并提出了三个发展方向:以深化督导赋能教学升级,以行动转型驱动人才成长,以示范引领促进均衡发展。
体育跟岗
4月24日上午,在浸润督导体育项目领衔人杨国良的组织安排下,新融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齐聚星湾学校,共同参加一场体育教研的盛宴,两校围绕一校一品特色(羽毛球)主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星湾学校骨干教师唐辰主要围绕校本课程普及发展、梯队培养模式、校队训练方法和参赛经验等多方位进行交流与分享。新融学校老师认真聆听,并就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发展遇到的困惑与在座老师共研。
项目领衔人专职督学杨国良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亲自部署筹备工作,并全程参与关键环节指导,鼓励我校体育组能够结合校情、学情,克服困难,建设适合的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
数学跟岗
4月24日下午,在浸润督导数学项目领衔人陈蕾的组织安排下,方洲小学数学团队与新融学校一年级、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伙伴教研活动如约进行。
方洲小学骨干教师金怡带来了一年级数学实验课《一捧有多少?》。金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品大小与数量联系,通过操作积累经验,逐步数感和量感,初步培养推理意识。骨干教师吴俊卿执教六年级《面积的变化》一课,以“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变化规律”为主线,构建了“归纳——类比——演绎”的推理链条,将图形探究与推理意识培养深度融合,为学生后续几何学习和逻辑推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课例展示后,大家展开了热烈地研讨。方洲小学数学教研组长蔡凤娟紧扣新课标与学情实际,从命题目标设定、题型创新设计等多个维度切入,结合真实案例,将抽象的命题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教导处副主任黄哲,就方洲小学数学组学科建设工作展开介绍,从学科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教学资源整合等角度进行阐述,展现了方洲小学数学学科建设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项目领衔人专职督学陈蕾指出以研促教,以研强师,只有教师不断成长,学校才能蓬勃发展。陈校长以“每一次对教学的深耕都是一场向卓越教育的迈进”作结,点明了本次活动互学共促的意义。
英语跟岗
4月28日下午,在浸润督导英语项目领衔人莫忻娟的组织安排下新融学校英语教师满怀热情走进金鸡湖学校,开启深度跟岗研学之旅。金鸡湖学校热忱欢迎,并毫无保留地共享教学智慧。
金鸡湖骨干教师钱轶君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钱老师结合教材,巧妙融合绘本《I can make a salad》,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以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骨干教师李诗杰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充实有料的练习课。李老师借助趣味游戏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创设农场生活情境强化句型运用,在习题讲解中系统梳理解题策略。
课例展示后,金鸡湖学校两位骨干教师带来的专题讲座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沈可人老师聚焦听力教学,深度剖析任务分层设计的实践路径,为提升学生听力素养提供创新思路。席红老师围绕中高年级写作教学,分享课题研究成果与实用训练方法,助力破解写作教学难点。两场讲座,两个突破点,在座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项目领衔人专职督学莫忻娟作总结发言。莫校长充分肯定了本次跟岗学习活动的成效,并鼓励两校英语组继续以“共研、共建、共享”为纽带,用教育的温度与智慧,让伙伴新行动进一步为教学赋能。
真心学得应无限,妙境生成有所思。每一次“走出去”,都是为了更好地“带回来”。新融学校的老师们将会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实践动力,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举措,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一审一校:教导处
二审二校:施桂珍
三审三校:高金玉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