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园区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评选结果(小学) |
序号 | 学段 | 作者姓名 | 作者所在单位 | 论文题目 | 等级 |
1 | 小学 | 夏令 |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 三位共育:“核心素养”向度下巧用教育APP | 一等奖 |
2 | 小学 | 吴颖 |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 班级有效管理中三大隐性因素的考量 | 一等奖 |
3 | 小学 | 高爱华 |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 聚焦生命成长,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与思考 | 一等奖 |
4 | 小学 | 邱燕青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浸润“爱”的教育——小学期末评语“打油诗”的运用 | 一等奖 |
5 | 小学 | 王剑倩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 “回归生活——儿童中央”的班本课程建设 | 一等奖 |
6 | 小学 | 胡玥 |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 童年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及其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 一等奖 |
7 | 小学 | 张睿 |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 生态视野下的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转化 | 一等奖 |
8 | 小学 | 徐学妹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 依托吴门医派中医药文化特色建设开展劳动教育 | 一等奖 |
9 | 小学 | 姚佳璐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 德育需要“留白” | 一等奖 |
10 | 小学 | 牛迪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 | 以家校活动为载体 突破家校共育的困境 | 一等奖 |
11 | 小学 | 宋晶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应然选项——情感教育 | 一等奖 |
12 | 小学 | 郭含霁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牵手最美“合伙人” 让教育回“家” | 一等奖 |
13 | 小学 | 许明明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新冠疫情下的小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等奖 |
14 | 小学 | 江慧慧 |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 二胎时代下异姓同胞家庭教育的思考 | 一等奖 |
15 | 小学 | 沈菊芹 |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 学生“文明礼仪”德育评价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16 | 小学 | 王芳 |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因“才”说话 事半功倍 | 一等奖 |
17 | 小学 | 杜金婷 |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 以“劳”启智,以“美”润德——车坊实验小学“田园教育”之劳动教育、美育经验谈 | 一等奖 |
18 | 小学 | 盛月清 | 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 教师角色定位,寻有根的劳动教育课堂 | 一等奖 |
19 | 小学 | 韦沁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 知行合一,让德育真实发生 | 一等奖 |
20 | 小学 | 黄敏捷 |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 化疫情之“危”为德育之“机”——疫情下的德育教育反思 | 一等奖 |
21 | 小学 | 金鑫 |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 用“蚂蚁之眼”聚焦关键事件——班级管理观察 | 一等奖 |
22 | 小学 | 王慧 |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 静待花开,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 一等奖 |
23 | 小学 | 邹骋胤 |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 让学生对“后妈”一见钟情——班主任中途接班初见面策略 | 一等奖 |
24 | 小学 | 彭莉娟 |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 发挥“小晨会”的“大作用” | 一等奖 |
25 | 小学 | 汤卓婷 |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 小学低年级特殊学生的德育方法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26 | 小学 | 张爱群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 立足人性 铸就善魂——以一年级常规教育为例 | 一等奖 |
27 | 小学 | 朱敏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 别把秘密告诉风,风会吹过整片森林 | 一等奖 |
28 | 小学 | 邹 璐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 响鼓也要重锤敲——小学低年段“优生”现象成因及调查 | 一等奖 |
29 | 小学 | 杨强强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 “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学生生命成长教育路径的实践 | 一等奖 |
30 | 小学 | 邓晓凡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 “攻心计”:家校沟通,从“心“开始 | 一等奖 |
31 | 小学 | 马章喆 |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 浅析疫情下云德育的家校合作模式 | 二等奖 |
32 | 小学 | 张星星 |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 从“严父慈母”和“虎妈猫爸”型家庭教育模式出发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教育应对途径 | 二等奖 |
33 | 小学 | 程海燕 | 苏州工业园区新融学校 | 浅谈家校合作沟通艺术,助力学生成长 | 二等奖 |
34 | 小学 | 杨佳兴 |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 巧妙挖掘家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 二等奖 |
35 | 小学 | 刘健 |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 依托小干部训练营促进队员自主成长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36 | 小学 | 汪妍 |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 小学班干部建设“三部曲” | 二等奖 |
37 | 小学 | 周盼 |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 君子能劳,后世有继——依托传统文化进行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 二等奖 |
38 | 小学 | 吴琼 |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 家校协同,共育家国情怀 | 二等奖 |
39 | 小学 | 顾心月 |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 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中小学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40 | 小学 | 钱再思 |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 基于道法课堂视角下的儿童品德实践 | 二等奖 |
41 | 小学 | 孙娟 |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落实甲方牵手成长 | 二等奖 |
42 | 小学 | 余晓玲 |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义务教育阶段建立法制教育机制初探 | 二等奖 |
43 | 小学 | 卜菊芳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 用智慧心,偷一点懒——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偷懒”艺术 | 二等奖 |
44 | 小学 | 靳立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 寻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点,搭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框架 | 二等奖 |
45 | 小学 | 顾承伟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 用爱和智慧进行有效沟通 | 二等奖 |
46 | 小学 | 陆宣文 |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 五育融合 探索劳动教育新思路 | 二等奖 |
47 | 小学 | 王美欧 |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 “德”于指尖,“育”于云端 | 二等奖 |
48 | 小学 | 李早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 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精彩绽放 | 二等奖 |
49 | 小学 | 郭圣嘉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 二等奖 |
50 | 小学 | 钱晶 | 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 家校沟通的三把金钥匙 | 二等奖 |
51 | 小学 | 倪闱闱 |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 学生自治理念下的生肖班级文化建构 | 二等奖 |
52 | 小学 | 孙婷 |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 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策略探讨 | 二等奖 |
53 | 小学 | 梁笑 |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 “劳动”筋骨,“动荡”心灵——做好小学劳动教育的方法分析 | 二等奖 |
54 | 小学 | 彭青 | 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 学生冲突中教师的以退为进 | 二等奖 |
55 | 小学 | 韦爱芳 |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 立足劳动教育 绽放德育之花 | 二等奖 |
56 | 小学 | 李艺静 |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现代语文德育 | 二等奖 |
57 | 小学 | 傅梦琼 |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 走向“关怀生命”的教育 | 二等奖 |
58 | 小学 | 周春杨 |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 百堵不如一疏——浅谈手机使用对学生的影响和应对方法 | 二等奖 |
59 | 小学 | 顾瑞芳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 让劳动教育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 二等奖 |
60 | 小学 | 孙琼 |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 构建心育生态,赋能积极成长 | 二等奖 |
61 | 小学 | 项海林 | 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 | 公益伙伴助力德育活动——仁爱学校“公益银行”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 二等奖 |
62 | 小学 | 许虹 |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 双“度”齐下,做新时代智慧型班主任 | 二等奖 |
63 | 小学 | 邵哲 |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 “CARE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影响的应用探究 | 二等奖 |
64 | 小学 | 杨凯 |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 小学生公德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 | 二等奖 |
65 | 小学 | 顾梦燕 |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 评语,助推学生成长的踏板——谈班主任如何写好期末评语 | 二等奖 |
66 | 小学 | 李想 | 苏州工业园区新融学校 | 让每一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开花结果 | 二等奖 |
67 | 小学 | 李静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 巧用信息技术,架起家校互动桥梁 | 二等奖 |
68 | 小学 | 张晓璐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 “短时”班会 润心 精彩 | 二等奖 |
69 | 小学 | 季洁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 着眼“家”与“校”共育“德”与“爱” | 二等奖 |
70 | 小学 | 顾静 |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二等奖 |
71 | 小学 | 肖旭霞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 “三位一体”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二等奖 |
72 | 小学 | 罗丽芳 |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 后疫情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 二等奖 |
73 | 小学 | 董天戈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 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足球渗透德育的内容与路径探析 | 二等奖 |
74 | 小学 | 郑旻熹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 | 小学德育教育与劳动技术课融合探索 | 二等奖 |
75 | 小学 | 高红芳 |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 有心栽花花更艳,无意插柳亦成荫 | 二等奖 |
76 | 小学 | 沈彤彤 |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 论奖励币在塑造学生行为时的正面使用 | 二等奖 |
77 | 小学 | 陈芳 |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 | 用体验感受成长以仪式烙印童年——浅析学校德育中的仪式教育实践活动 | 二等奖 |
78 | 小学 | 钟天骐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 二等奖 |
79 | 小学 | 陈晨 |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 你我皆有一颗爱国心 | 二等奖 |
80 | 小学 | 唐 华 |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 “征服”学生有“绝招”——基于心理角度构建积极师生关系招” | 二等奖 |
81 | 小学 | 刘雪华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注重隐性德育课程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 二等奖 |
82 | 小学 | 李彬彬 |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你我本不同,学出真色彩 | 二等奖 |
83 | 小学 | 沈莉莉 |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 浅谈少先队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二等奖 |
84 | 小学 | 陈佳佳 |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 多样学习支持,让每一位儿童沐阳生长 | 二等奖 |
85 | 小学 | 徐怡萍 |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 从绘本教学探究德育策略 | 二等奖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