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关于建立园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9-22 点击数: 字体:A- A+

各中小学: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结合园区实际,在各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基础上,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对学生各学段劳动素养提出基本要求,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提升园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一、指导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引入“劳动即生活”的理念,体现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创新化、课程化、基地化。

1.坚持育人导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掌握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正确观念,认识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将学生的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时间,灵活安排劳动必修与选修时长,实现劳动教育跨学科、跨领域实施,将劳动教育清单内容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3.坚持因校制宜。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整合周边自然、经济、文化等劳动教育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一校一案,构建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亲历劳动过程,以劳明理,以劳强技。低年级重在劳动习惯养成和树立基本的劳动价值观,中高年级以上重在劳动技能的学习、劳动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创造力的培养。

二、推进措施

1.科学设计劳动清单。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劳动能力,对照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目标要求,系统科学全面地设计劳动教育清单。清单内容要体现学生年龄的差异性、学段的渐进性和技能的梯度性。各学校要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创新劳动教育清单内容、实施举措、评价方法等,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在清单梳理和组织实施时,要高度关注学生劳动安全,制订必要的劳动活动安全预案,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不得将不适合学生的危险性劳动列入清单。各校修订后的劳动清单请于9月27日前邮件发送至cailr@sipac.gov.cn,联系人:蔡老师,联系电话:66681127。

2.开拓多样化劳动基地。各校要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开拓劳动教育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为开展劳动教育创造必要条件。用好阳澄半岛综合实践基地,开发校内“种植园”“养殖区”等劳动实践基地,同时有效利用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等资源,积极开辟和打造多领域、多行业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学校劳动周的实施及劳动教育清单任务的落实提供条件保障。

3.加强家校社协同。在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结合劳动清单的内容和目标,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劳动教育理念,争取家长支持,共同落实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积极为孩子创造劳动实践机会。协调、动员社会相关机构,共同支持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纳入督导评价体系。各中小学要结合清单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易加综素”成长写实等栏目将学生劳动知识学习和参加劳动实践、成果展示的情况真实客观记录,建立劳动教育电子档案;劳动教育清单完成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备案机制和成果展示交流机制,将劳动教育清单管理工作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选条件,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优秀项目”评选。

三、组织保障

1.加强区域统筹。加强全区学校资源、校外资源的统筹协调,加强全区校际之间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方案和管理措施的交流协作,加强劳动教育教研科研的引导指导,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交流与共享,形成合力、形成氛围、形成经验。

  2.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聘请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专业技术人员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校外辅导员和社团指导老师。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加强资源开发。各校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社区设置体验劳动岗位,为每个学生提供体验劳动和练习技能的机会。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挂牌一批各行各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4.加强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创新深化劳动教育,注意区域特色化、学校个性化、成果亮点化。加强课题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劳动教育体系化、课程化、创造化、校本化实施,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新内涵。


附件:

苏州工业园区校外教育基地一览表(2022年7月版).docx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样例).xlsx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2022年9月22日

Baidu
map